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以持久战的心态对外讲好“一带一路”故事(2)

笔者近几年曾在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介绍过“一带一路”,常常会听到各种冷热不一的反应与询问。但随着“一带一路”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章后,笔者更有底气地对外阐述:“一带一路”已从国家倡议、政府规划、政策行动拓展成了党的意志,在中国几乎只有基本国策才有这样的战略重要性。那些质疑“一带一路”诚意的说法,是有违事实的。但外界另一种声音也逐渐增多,即“一带一路”到底要搞多久呢?

这让笔者想起2014年6月28日所在机构在北京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未来:12国智库论坛”。当时笔者代表课题组发布了题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愿景与路径》的智库研究报告。该报告汇集了9家知名研究机构、20位专家的集体智慧,大胆地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一个时间跨度为35年的三步走战略,并提出在2049年初步建成的设想。该报告也是国内最早对建成“一带一路”给出时间预估的智库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从当时起到2016年为战略动员阶段,主要分为国内动员和国际动员。从2016年到2021年为战略规划期。在先前基础上成立跨国协调小组,厘清各项合作机制的标准与拓展施行范围,共同推进机制协调与仲裁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一体化政策、货币金融合作及文化交流和人力建设等进程,争取到2021年能够搭建起基本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部治理框架。报告还将2021年到2049年划定为战略施行期,具体落实实施相关的建设。

论坛内容在当年10月汇集出版了《欧亚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蓝皮书2014-2015》,书中收录了报告发表后记者关于“一带一路”完成时间的采访。当时笔者答道:2049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实现的标志性年份。“一带一路”不能无限期,应在这一年完成,表达了中国的决心和诚意。研究报告发布后,多位知名学者也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需要30多年漫长进程的类似观点。目前看来,该报告提到的国际协调机制、讨论平台等均具有一定的前瞻意义,对参照后几年的“一带一路”进程仍有许多参考价值。

“一带一路”持续度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取决于中国国内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中国对外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绩着迷,这使得“一带一路”释放的互联互通思想成为他国发展道路的重要选项。然而,我们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和困难度有战略认识。一国崛起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近现代史中,有的甚至在接近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成功的前夜遭遇了重大挫败。这些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增值产品。当前是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时刻,依照十九大报告中所论述的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带一路”对外释放的各类国际合作倡议将更具有说服力与可行性。从这个角度看,“一带一路”持续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