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如果回归 将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2)
时间:2018-08-05 01: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全世界都是相当热门。谷歌作为研究这一技术的巨头,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当然也具备对很多国家和地区的AI产业构成“降维打击”的能力。近期谷歌面临欧盟的各种刁难,未必与此无关。 1、AI民族主义盛行 各主要国家都在打人工智能的算盘 说很多重要国家都对人工智能这些未来科技极端重视,可并不是无稽之谈。按CSDN《AI 落后,国家就要挨打!》文中举的“AI民族主义”事件的例子,2016年美国发布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报告,并投入12亿美元,韩国也投入8.63亿美元;2017年,美国越来越防备中国对美企业的收购和投资;2018年,收购法国AI公司需获法政府批准,法国、英国、欧盟投入数亿至数百亿欧元不等,韩国投资也扩大到22亿美元。 AI民族主义盛行的背景下,谁也不敢独自奉行“国际主义”。何况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尚且受到保护主义的压制,即便没有这些保护主义措施,也不敢轻易放谷歌入华。 要在2030年达到AI科技世界领先水平,靠外国企业是不可能的,对此官方早有定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2、曾曝出安全漏洞 能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谷歌人工智能? 去年,谷歌人工智能开发工具TensorFlow被发现安全漏洞。据腾讯科技报道,利用该风险,攻击者可以生成TensorFlow的恶意模型文件,对AI用户进行攻击,对使用者自身的AI应用进行窃取或篡改、破坏。这种攻击一方面成本低,普通攻击者就可以实施,另一方面迷惑性强,被攻击者可能毫无防备。 使用这套工具开发AI业务的不乏京东、小米等大企业,如果这样一个漏洞不是被开发者发现并交给谷歌修复,而是暴露在黑客面前,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谷歌曾与五角大楼合作,AI领域更值得为安全问题提高警惕。 现在外国政府机构聘用的黑客人员不在少数,如果我们在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过于依赖外国企业,围绕AI的网络博弈必然会受制于人。 3、人工智能提升国防力量 肩负维护国家安全重任 人工智能对国防的意义,也决定了中国的AI产业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必须放眼全球,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打造竞争新优势、开拓发展新空间,有效保障国家安全。” 这些规划相当于定下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调,必须“以我为主”,这也是做AI的谷歌未来入华机会不大的原因。 360从美股私有化退市,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本身自己是做网络安全的,在中国PC市场占据极大份额,处于中国网络安全考量作出这样的决定。AI产业同样有很强的安全属性,即使是不用于国防的部分,也禁不起外国的折腾,保险起见,扶持中国企业是必然选择。 谷歌的重要业务在各个方面都容易触及到中国的安全问题,因此其入华之路注定坎坷漫长。其主打的搜索引擎由于内容原因受到怀疑,加上国内的管控也逐步走向严格和秩序化、常态化,意识形态问题仍不容放松警惕;而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可能在经济和国防上存在潜在隐患,出于保护本土企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谷歌也很难让中国政府回心转意。 所以,谷歌的入华之路只能表现在翻译、猜画小歌这些细枝末节上,也许推动谷歌学术入华要比盛传的中国版搜索引擎、新闻聚合APP现实得多。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