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各主要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创业板指依然跌幅最高(周跌幅2.79%),上证50指数跌幅最小为0.67%。其余包括上证50、上证180、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在内等指数均不同程度出现下跌。从行业上看,银行、有色金属、房地产等板块表现最强,而电器设备、轻工制造、医药生物等板块表现相对低迷,休闲服务、电子、食品饮料板块跌幅最大。
2.节奏调整下的市场分析
上周的市场所出现的大幅震荡与调整,体现出近期市场,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下的扰动性影响。究其背后,一方面其是源自基本面与流动性变化因素;另一方面则是新股加速发行叠加汇金减持,所引发的市场对于供需适配性的忧虑情绪。基本面与流动性中,除前期公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整体出现偏弱趋势外,上周公布的财政与税收数据,相对前三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加剧了市场行情的震荡影响。而至上周为止,A股2017年发行的新股数已达到388家,实现A股27年以来融资规模新高。股东减持及定向增发,对于存量博弈下有限的市场资金来说压力较大。而过快的新股发行速递,一方面易引发市场对于市场资金供给及股价波动的忧虑情绪。
3. 延续前期选择思路
对于近期的市场,我们认为投资上还应在比较重观察区分蓝筹股与成长股之间的表现差异。虽然今年以来,表现最强的普遍为各个不同行业中的龙头股,但相比之下,受益于大宗商品涨价的周期股,则表现缺乏一定的弹性与持久性。而前期涨幅相对较大的白马股、蓝筹股则大部分出现一定的调整。说明随着资金不断集中,前期盈利相对较优的标的中的市场价值已基本被充分挖掘。而随着选股思路逐渐清晰,对于股市配置价值的认可,在大宗商品之、蓝筹之后,真正具有产业发展弹性的成长股中的新兴产业、民族品牌(包括消费、制造乃至科技领域)将不断得到市场更多关注。
4. 保持安全意识,适时关注成长股
对于近期的市场,我们认为投资上,依然将以安全意识作为选择的前提条件。而随着市场谨慎情绪下,选股思路的不断清晰,对于股市中的标的配置,继大宗、蓝筹之后,那些真正具有产业发展弹性的新兴产业、民族品牌将得到市场的更多青睐。具体板块的选择上,思路依然延续前期周报中我们的一贯观点:紧随十九大报告内容,关注优势资源及民族品牌,从价格投资和估值性价比入手,选择具有较好成长能力领域。投资热点板块,建议关注通讯、医药生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