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好故事 安徽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2)
时间:2018-07-22 05: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材、冶金、焦化企业采用的都是粗放的一段式和两段式固定床气化炉,随之带来的是大量的焦油和酚氰废水。因此,对这些高污染行业装备的升级改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公司的两项清洁煤气化核心技术以及基于该技术开发的产品,已获得授权专利86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安徽科达洁能公司董事长边程说,公司在清洁煤气化领域发展了10余年,成为行业内的翘楚。考虑到环保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将突破过去单一的清洁煤气化业务,开创煤气化和多项环保业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节能减排上做“减法”,环保产业上做“加法”,绿色动力为企业添后劲。 我省沿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材料、电子信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新兴产业规模日益壮大。陈东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在“破”“立”两端发力。 “破”,就是淘汰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高端化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绿色先进产能比重。 “立”,就是培育体现经济新动能的产业,推动资源加快向新一代先进制造业聚集,促进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 绿色项目串成产业明珠 ——今天的项目决定明天的产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做大绿色产业,打造发展新集群 6月27日16时,芜湖市海螺创投公司一固废处理项目,中央控制室实时监控实拍显示,一堆堆固体废物正源源不断运送到处置点。公司相关负责人曹卫说,公司业务已经覆盖整个皖南地区,每天处理150吨固废,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市场,固废处理已经是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公司将进一步扩大此领域的产能。 实践证明,生态和环保项目是前景最好的项目。 铜陵市一块1000亩的稻田受到镉污染,当地曾用石灰降低土壤和水稻中的镉含量,但是效果不明显。芜湖市格丰环保公司中标这个项目后,通过应用森美思原位钝化技术与森美思功能性肥料调理技术,使项目区的稻谷重金属含量降低到国家安全大米0.2mg/kg要求范围。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真锐说:“重金属修复技术已在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广东等省份的农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市场前景看好。 ” 技术改造让项目绿意更浓。芜湖海螺、荻港海螺在分别投资1.5亿元实施年产150万吨粉磨站辊压机技改基础上,又分别投资上亿元资金,对原有工艺装备实施系统化节能环保改造,均获得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去年,该市已完成技改项目999亿元。 引进项目并不是捡到篮子就是菜。对于那些高污染的企业,过不了环评,即使投资再大,也坚决说不。前几年,浙江一家企业拟投资60亿元在芜湖市三山区建立生产基地。当地对企业的环保问题心存疑虑,于是该区负责人与市环保局人员一道赴浙江,对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了解到,该项目提炼产生的渣土,有可能会导致重金属污染,最终选择放弃该项目。 今天的项目决定明天的产业。我省对新建项目严格把控,严格审批程序,未经备案、环评、安评、能评等并联审批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让绿色项目串点成面。芜湖市大力发展绿色项目,每年安排10亿元推进37个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建成10个以上全国领先的高端研发创新平台。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4%,占规上工业比重26%。 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造福沿江地区人民群众的重大举措。日前,我省通过《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20年后,全面巩固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安徽样板。(来自 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