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3)

设立百项信息技术与课堂应用融合创新课题。引导教师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设立100项示范课题,激发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性、主动性,评定为优秀等级的课题可在教师职称评审中作为参考。对有示范意义的成果,在全市范围推广。

建立百个"智慧校园"融合应用示范基地。引导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需要,开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建设100个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鼓励各学校依托教育云、共性平台和资源,开展信息化应用试点和示范工作,解决信息化应用中热点难点问题。

探索建立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信息化应用量化考核指标,引导学校组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工作;引导教师进行网上研修学习,并经认定后纳入继续教育学分;引导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优秀数字课程资源评选、信息技术应用先进教师评选等活动,获得的相关荣誉,可作为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工作的参考。

(七)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全面提升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利用线上线下培训方式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管理意识和能力。

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开设人工智能、STEAM教学、创客教育、编程教学等特色信息技术课程,完善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创新交流等活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创新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形成职能部门统筹归口管理、技术支撑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队伍保障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技术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数应满足实际需要,并不断提高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加强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一批业务骨干,带动信息化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各区(各高校)可结合实际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咨询指导作用。

(三)经费保障

加大信息化经费投入。各区(各高校)要加强信息化经费统筹归口管理,优化经费结构,避免"重建设,轻应用"的情况;对信息化运维经费给予足额保障;鼓励各教育单位使用市级(区级)公共服务及购买社会服务,避免重复建设;支持各区(各高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教与学创新应用;加强对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绩效考核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项目建设经费监管,各监管部门依据职责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各区(各高校)要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确保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提升应用绩效;市教委将通过综合师生评价、社会评价、专家评价和系统使用情况监测等不同方式,适时开展信息化应用评估,保障北京教育信息化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