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免密支付藏身多个主流支付场景 求安全 持卡人和银行员工主动取消(2)

  某股份制银行大堂经理表示:“这不是银行的规定,我们只是按照规定发卡。这是银联推出的,说严重点叫霸王条款,但是我们可以马上为您取消这项业务。”

  对于持卡人最关心的风险问题,目前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设置专项赔付金,提供72小时失卡保障,若因卡片遗失或失窃导致的小额免密交易,持卡人可在72小时内获赔,每年累计获赔金额达30000元。但是,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时发现,银行工作人员的回答却不太一致。

  在某国有大行,《证券日报》记者在柜台办理“小额免密消费关闭”业务时,柜员告诉记者:“如果卡丢失或失窃导致的小额免密交易,只能挂失并报案,由公安机关追回,银行没有办法。”

  在另一家国有大行,工作人员则表示:“72小时失卡保障的前提是客户付费开通了消费提醒业务,如果没有开通该业务,责任在持卡人。”

  有业内专家认为,应当取消“双免”功能默认开通的形式,将知情选择权归还用户,从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银联和银行应该先关闭该功能,再以适宜方式告知用户,在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后重新开启该功能。

  还有业内人士提醒,如果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要注意保护好账户信息;如果不再需要这种功能,应及时关闭或解除授权;对于涉及个人金融的应用软件,应尽量避免使用同一套用户名和密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