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2)

  加强网信工作统筹协调。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以来,针对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九龙治水”等问题,强化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建立完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机制,从部级协调会、专题协调会、日常工作层面联络员会等多方面完善机制,在网络内容建设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网信工作的强大合力。

  加快出台网信战略规划。坚持战略规划先行,着眼信息革命发展大势,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制定出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90多个战略性、制度性文件,网信领域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基本完成。

  完善网信工作体制机制。加快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改革,经过三年多努力,中央、省、市三级网信管理工作体系初步建立,部分省市网信办向区县一级延伸,建立完善重大项目会商、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督办等机制,网信工作“一盘棋”格局基本形成。

  二、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有7.3亿网民,网站数量达482万个。亿万网民在网上获得信息、交流信息,对其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让党的主张始终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改进和创新网上正面宣传。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网上宣传的重中之重,加强议题策划、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宣传效果,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占据网络平台首页首屏头条,正确引领网上舆论。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出“深改组1000天”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精心组织网上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实施网上理论传播工程、“中国梦”践行者网络传播工程、网络文艺创作传播工程等,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利用国际互联网讲好中国故事,网络国际传播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亿多海外用户,网络内容落地率进一步提高。

  坚决防控网上风险。当前,各类社会风险向网络空间传导趋势明显,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传导器和放大器。我们把握网上舆论斗争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网上风险防范机制,稳妥调控各类重大突发舆情,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及时批驳网上错误思潮,全面清理网上谣言、暴恐音视频等有害信息,舆情发现力、研判力和处置力显著提高,有力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

  提升网上舆论引导力。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出发,做好改革发展、经济民生成就宣传和经济形势政策解读,解疑释惑,提振信心。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走向,把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防止经济社会民生热点、群体性事件舆情演变为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发挥网络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加强网络生态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全面加强网络生态治理。强化主管部门属地管理责任、网站主体责任,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违法违规信息和网站快速联动处置机制。围绕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完善举报工作机制。2016年,受理举报近4000万件次,有害信息有效处置率达92%以上。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网上传播工程和网德建设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滋养社会。深入开展“清朗”“护苗”等20余个专项行动,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

  三、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有力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为指引,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构筑起坚实的网络空间安全屏障。

  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在涉及经济社会运行的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重要行业领域,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薄弱的问题,开展摸底排查,排除风险隐患,做好防范应对,有效提高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水平。制定出台《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建立完善网络安全审查机制,有力维护了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