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十年:身陷误解赢得尊严(2)
时间:2024-04-06 08: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将现代电子纳入麾下后,京东方不甘仅在北京建设一条5代线,此时出现的“聚龙计划”恰恰也符合了京东方“挥师南下”的扩张战略。2006年初,隶属于深圳市国资委的深超光电以及创维、TCL、康佳和长虹等4家彩电企业各出资200万元成立聚龙公司,京东方以技术入股占40%,四家彩电企业占股40%,深超光电则占股20%。 就在协议签约关口的2007年7月底,日本夏普主动向深圳市政府提出愿意以技术入股,建设一条7.5代线,令深圳市和4家彩电商开始动遥长虹干脆撤出去做等离子了,“聚龙计划”与京东方的合作就此搁浅。 同时在日本本土,夏普已经确定投资建设10代线液晶面板工业园区,总投资额达到642亿元。沉浸在喜悦中的“聚龙计划”成员并没有注意,在筹建10代线而资金链紧张的时刻,夏普主动示好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 时隔不久,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透露,夏普投资建厂的项目基本暂停,具体原因与夏普原先承诺额包括投资、专利等方面的一些条件无法实现有关。 夏普的意外搅局使深圳成为继京沪之外的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第三城愿景搁浅,也将京东方南下的计划彻底搅黄。 但深圳仍未放弃努力。“聚龙计划”流产后,深圳市一直寻求以TCL为主体、通过从国外企业购买技术进入液晶面板产业,但困难重重。 2007年送走夏普后,TCL与韩国三星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在三星的技术支持下建设一个液晶模组厂。该项目于2009年2月量产,当年即实现赢利。 TCL模组厂本来是为三星代工,但项目的实施却使TCL逐渐形成建厂能力。值得一提的是,TCL通过这个项目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并通过实践获得了自主建设液晶模组生产线的能力。3年后,这个团队发展为中国大陆液晶产业的重要力量,华星光电应运而生。 回溯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历史,深圳故事仍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它促成了日后虎踞华南的液晶面板企业——华星光电的诞生,却也将中国大陆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发展的步伐至少推迟了2~3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