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中兴高管爆料!这是一场任正非渴盼已久的战争(6)

打铁还得自身硬。任正非今天说:「华为的 5G 是绝对不会受影响,在 5G 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华为公司不会出现极端断供情况,已经做好准备了」;「华为不会出现负增长」。虽然这两天有不少所谓专家纷纷发表观点,分析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对华为的影响如何大,华为的「备胎」芯片如何不靠谱,华为的「凛冬将至」,等等,这些观点,显然和今天任正非的观点南辕北辙,对于我等不懂通信技术的吃瓜群众而言,是愿意相信这些专家?还是愿意相信任正非?至少,我是愿意相信任正非的。

华为的竞争力在于产品的高性价比。任何一个国家的电信运营商都没有理由拒绝最先进的技术,因为新技术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当新技术的使用成本也非常有诱惑力的情况下,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发达国家的电信公司基本上以民营企业为主,政府,可以强迫企业弃用「价廉物美」而选用「质次价高」吗?难——敷衍一下是可以的,落实到位是很难的。

美国和华为之间的这场「不对称战争」何时结束?任正非说,这要问特朗普。其实,在我看来,特朗普的压力比任正非更大。

美国对华为断供芯片的信息传出,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一片欢呼,因为,他们恍惚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蛋糕在等着自己去争抢。过去,由于美国的芯片制造企业太强大,中国芯片企业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们怎能错过?昨天,一个芯片企业的高管告诉我,也许只需要两年,中国芯片企业就可以赶上高通。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两年以后,华为继续屹立着,中国的一批芯片企业茁壮成长起来,高通等一批美国知名芯片企业却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风光不再,这时,特朗普将作如何收场?(作者:彭小毛)

延伸阅读二:
任正非动员令:投降没有出路,坚决不做亡国奴!

] 在华为内部 2018 年 IRB 战略务虚研讨会上,华为总裁任正非说:「投降没有出路,从来亡国奴就是任人蹂躏。华为整个公司嗷嗷叫,不怕谁。我们有能力自己站起来,不做亡国奴。」

在会上,任正非要求做好三个战略准备:一是重视体验,以商业需求曲线和技术生长曲线叠加的最大值作为战略目标,视频技术将远远超过人眼需求,是一个战略城墙口;二是每条战线要收缩一些边缘性投资,在关键领域加大投资,避免生命线被卡住;三是现在和美国赛跑,到了提枪跨马上战场的时候,现在美国排外会有一大批科学家离开,我们要改变用人的格局和机制,敞开心胸,容纳人才,「他们想在哪,我们就安置在哪」。

——题记

[/indent]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358.png

一、重视体验,以商业需求曲线和技术生长曲线叠加的最大值作为战略目标,并随时间漂移。

我首先要问一个问题:人们对图像的欣赏,需求是什么?如果我们公司将来做出比眼睛好得多的镜头,而其他公司能做出和眼睛一样好的镜头,两者之间的销售价格差别有多少?答案是几乎没有价格差,因为人们只需要眼睛看得好就行了,感受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付出的努力,和小公司拉不开差距,我们的商业结果可能会出问题。因此,不要以纯技术为导向,还需要有商业视角,我们一定要有商业和技术两条轨道。但不反对科学家有更高的目标,他的探索可以沿途下蛋,催各类产品的产生,以及生产品水平提高。

基于技术趋势度曲线,视频技术在这个曲线上有一个点,是人类最佳观景点,再往后视频技术远远超过人眼需求,对工业、对科学是有意义的,但是人们的大众需求在最佳观景点已经满足了。外部的科学家要做到比人的眼睛好得多,手机一照月亮,嫦娥喝的什么酒都能照出来,我支持,那是科学家。但是作为商业专家,应该有一个边界。我同意多路径进攻,进攻后找到一个最佳,这样就在技术领域锁定了边界。找到这个边界,我们就把战略力量聚焦在商业需求曲线和技术趋势曲线重叠的最高波峰点上。当然这个点也随技术进步、商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外延的部分我们应该去增强,可以和大学教授合作。

我们在探索未来的过程中,跑得快是需要的,但是一定要找到我们的战略城墙口在哪里。选择战略城墙口的时候,应该要找到商业需求和技术价值两个曲线,两个曲线叠加的最大值就是我们公司的奋斗目标。我们走过了人们的最佳技术需求点,还在往前走,而且投资极大,优秀人员投入也极大,在我们探索没有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时候,很容易被小公司掏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