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忙着吹 姚明投资搏击究竟能带来什么?(2)
时间:2024-03-27 14: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013年,新K-1开始挣扎起飞,但是很快遭到了荣耀格斗的打压,新K-1的冠军和主力选手如格龙哈特等一个一个被荣耀格斗挖走。2014年之后,K-1只能在塞尔维亚、西班牙和泰国举办一些比赛,靠着K-1后期已经不再占优势的播求来撑场子。K-1的优秀选手越来越少,眼下只能通过授权赛事在日本或者其他地区经纪人的支持下收复失地。荣耀在2014年和2015年已经独领踢拳界的世界头把交椅。 不过这一赛事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二:荣耀格斗先天不足 荣耀虽然在垄断拳手资源上对新K-1产生了碾压之势,但是不得不说,当下踢拳世界越打越衰,难以复制21世纪前10年K-1在世界上的辉煌。荣耀的拳手虽然大家也都认为是世界冠军,但是在知名度上,都还难以和当年的K-1世界冠军相提并论。 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K-1的血脉是日本成长起来的,荣耀一直想进入日本市场,但是其在日本却没有一个接地气的发展,始终被认为是外来入侵企业。所以当新K-1授权给KURSH举办比赛的时候,拳手们还是以能够拿到K-1冠军为荣的。 二是当年的K-1赛事实际上最主要是MAX70公斤和GP无差别两个级别大赛,冠军人数每年就两个人,造星效果明显,认知度自然就高。而荣耀采用了和职业拳击相同的分级别发展模式,进行95公斤级以下等一共6个级别的世界冠军较量,赛制采用锦标赛、挑战赛等两种赛事赛制并存,较为混乱。不同赛制决出了不同的同级别冠军,更是让外界对荣耀的冠军到底是谁莫衷一是。 甚至在早期,荣耀还使用过类似业余赛制的全裁判3X3回合打分相加决出胜负的规则,以及IT‘S SHOWTIME的5裁判规则,更是造成了混乱。 也正是因为K-1和荣耀格斗这两大当家踢拳世界级品牌在世界上的认知度下降,才导致了目前站立式格斗缺乏国际认可的顶级赛事,使得世界顶级选手缺乏新的认知。这也让市场对踢拳的顶级明星们的印象都停留在了2013至2014年——K-1与荣耀交接的时代。 三:荣耀格斗在中国的试探 姚明的曜为资本投资荣耀格斗之前,其实荣耀在中国市场有过一些试探和试水,但是并不成功。 比如在国内,有人打着荣耀代理人的名字和一些拳赛或者经纪人有过交流,希望签约中国拳手去荣耀参加比赛,但是随后都不了了之。在中国搏击圈里,荣耀格斗被认为是不接地气根本不了解中国市场而遭到笑话。 因为这些所谓荣耀格斗经纪人提出的条件根本不了解中国功夫江湖的现状,只想签拳手,而不保证培养人(拳馆)的利益。他们给中国拳手出的战斗费也很少,只有一场2000欧元左右,一年安排4场比赛,但是却要求独家签约。也就是说拳手既然参加了荣耀,就不能再参加其他的比赛。这种签约根本不会被中国市场的拳手看上。试问任何中国拳手签约一个一年拿不到5万人民币的赛约,怎么养活自己? 目前在炒作下,中国的搏击市场出场费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昆仑决》的基本选手出场费都能拿到12000人民币了。中国市场普遍炒高的中国选手出场费价格,反过来也导致中国选手不愿意再去国外拼命,在国内刷刷小怪就赚够了。 中国市场的顶级拳手现在基本出场费已经达到了5-8万人民币,而这也接近了荣耀排名圈拳手的出场费。但是在实际水平上,目前中国踢拳拳手中只有不到5人在进行艰苦训练备战后,才有机会去荣耀打一打排名赛,还不一定能赢。 四:姚明能给荣耀带来落地么? 没有任何新闻媒体透露姚明投资荣耀格斗的细节,姚明能给荣耀格斗带来中国市场的落地么?目前看来很难。 任何体育赛事,特别是职业体育赛事,重要的是运动员资源,只有好的有号召力的运动员,才会吸引到市场的关注和粉丝的支持。 NBA没了姚明,在中国的营收马上就出现了下跌;网球没了李娜,中国多少网球记者失业?荣耀格斗要想进入中国市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明星拳手,而这一点恰恰是最难的。 当下,在中国踢拳界有几股还算过得去的势力。其一是脱胎于《武林风》的郭晨冬自己品牌《勇士的荣耀》的大东翔拳手群,以邱建良为代表的一些新生力量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接班,他们和世界的交流频繁,集训水平和经验都很不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