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um量子链现状与未来发展探讨
时间:2024-03-26 15: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Qtum量子链联合创始人帅初作为区块链行业最早期的布道者与开拓者之一,以偶然的机会开始了为期7年的区块链探索之旅。2017年Qtum量子链主网上线以来,作为首个以UTXO为基础的PoS平台,覆盖全球47个国家节点数最高超6000个,已成为世界级区块链入口。近期,Qtum量子链也在探索隐私跨链与闪电网络等领域都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 区块链行业日新月异发展的七年中,帅初心境和态度发生了哪些转变?主网上线两周年之际,量子链还将在未来有哪些重要的技术变革?面对白热化区块链赛道,Qtum量子链如何利用技术突出重围?放眼未来,哪些区块链发展方向才是正途?7月17日晚七点,QTUM创始人帅初做客巴比特ChainNode直播间,从不同纬度、多个方面对Qtum未来发展与现有市场热点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解答与讨论。 采访实录 *以下为现场采访实录,在不改变原意情况下略有删减 1. 比特币+智能合约=Qtum量子链初心 Q:12年入圈,您在圈内做过很多尝试,为何最终选择了QTUM,并决定深耕于此呢? 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在比特币上做智能合约,但这件事基于比特币的网络不太现实。因为比特币的生态已经很大了,做这么大的改动,可能不会被社区接受,所以我才决定做一条公链,基于比特币的逻辑框架,引入智能合约,Qtum就诞生了,它也成为了市场上第一个基于UTXO模型搭建智能合约的平台。 Q:作为17年的明星项目,量子链收获大批粉丝的同时,也面临一些质疑声,“代码一部分fork比特币,一部分又和点点币类似,没有创新”,您是怎么回应这样的质疑声? 在当时的市场中,尤其是17年进场的很多新人对整个区块链的理解没那么深入,质疑也是不专业的。量子链为什么要基于比特币代码去实现?因为我们想做的就是在比特币上面做智能合约,在比特币的代码基础上做更先进的功能,所以量子链的底层代码上借鉴大量比特币代码是必然的。 行业里面有太多基于比特币的基础框架来做功能实现的项目,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莱特币,zcash,但每个项目都不是简单的copy,而是立足于比特币代码基础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我认为这正是开源软件的意义所在。说到PoS共识机制这部分借鉴点点币,点点币确实是第一个提出PoS共识机制的项目,但是你不能因为一个项目和另一个项目采用同样的共识机制就说他们是同质化的。 QTUM的意义在于在比特币基础的代码上,做了智能合约这样一个设计,因为这样的设计在QTUM之前是没有人做过的。基于对比特币和以太坊基础代码的深刻理解,在两个系统中取得最佳的平衡,为比特币的生态带来反哺和启示,量子链的创新意义就已经达到了。 2. Qtum PoS共识构建全球化智能合约平台 Q:量子链是基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叠加智能合约,性能上会受到影响吗? 不会,量子链基于比特币框架做了修改后性能比比特币好很多,甚至超过了以太坊。比特币的TPS只有2到3,以太坊大概是10到20,量子链的TPS可以达到60到70,虽然没有质的变化,但是单从速度上,量子链的处理能力确实会比这两个网络更强。 另外,对于性能上的考虑,我觉得要基于项目定位考虑,如果一个项目定位是面向货币,其实不需要性能有多好,它追求的是安全稳定可靠可信任和品牌的背书,你说比特币的性能有多好,其实谈不上,莱特币的性能有多好,也谈不上。 另一个是面向平台的设计,以EOS和以太坊为例,是需要将性能问题放在优先级考虑的。但目前看来像EOS,以太坊这样的平台设计框架是有巨大的逻辑缺陷的,这些平台在底层设计时都在向比特币靠拢。现在面向平台的设计都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区块链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应用的时期,现在去谈论性能,更多的是空中楼阁。 EOS和以太坊这两个项目,现在来看也退缩到一个货币的地位,你去买ETH并不是因为你需要ETH作为你的gas,而是你觉得它可能会像比特币一样,有炒作和投机的价值。 对于量子链来说,一方面我们我保留了作为货币的一些核心要素,首先它足够分布我们全球大概有6000个PoS的节点,数量仅次于比特币和以太坊,又支持智能合约,货币本身又有很多灵活的操作。另一方面,我们计划在今年9月份推出一些新的基础框架,而不是沿用智能合约和以太坊这样的一个逻辑框架,向平台的方向发展。 Q:提到QTUM的节点数,我们知道QTUM一直都是采用PoS的共识机制,您是PoS的忠实信仰者吗?你们有考虑过,将量子链的共识机制从PoS转到PoW,或者主链是PoW侧链设计成PoS的改造吗? 对于量子链的共识机制,我们还是希望沿用现有的网络效应,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PoS平台,目前没有想过做更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