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遇 大文章|金、银、蓝、绿、红 你眼中的粤
时间:2024-02-26 11: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中新网2月18日电 (记者 朱延静)11座城,与一片海湾相拥而伴。5年间,它们朝夕相处,已茁壮成长为一棵屹立世界东方的参天大树……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 5年如白驹过隙,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银”光闪耀;经济高速增长、活力充分释放,“金”黄夺目;四时花香飞鸟集聚,“绿”意盈盈;靠海向海商船往来穿梭,湛“蓝”深邃;人员流动活跃、科创潜力迸发,热闹“红”火。 多彩湾区,似万花筒般缤纷绚烂。你眼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会是什么颜色呢? 广州南沙。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伶仃巨变基建跨海,如“银”龙飞舞 一桥跨三地,天堑变通途。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两大重要跨境基础设施建成通车。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运营,香港加入全国高铁“朋友圈”。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伏波于浩瀚伶仃洋中的海上巨龙“起舞”,让往来港、珠、澳三地变得更加便捷。 图为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记者 陈骥旻 摄 跨境基建有“上新”,通关模式也有“创新”。 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的“一地两检”,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内地与港澳的往来越来越快捷便利。 2023年底,深中通道这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主线贯通;2024年初,黄茅海大桥与高栏港大桥海上“牵手”。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伶仃洋从“叹零丁”,走到了“叹巨变”。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与西人工岛。(无人机照片)记者 陈骥旻 摄 地面交通往来纵横有条不紊,空港建设也毫不逊色,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加速成型,五大机场正加快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冲上云霄看世界、吸引外企湾区“安家”,它们功不可没! 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网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强劲动力,“深圳创业、香港生活”早已成为寻常事。 金融创新财力雄厚,似“金”光闪耀 “硬联通”全面接驳,“软联通”迅速升温。 在世界版图中,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称“世界四大湾区”。 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将13万亿放置于全球对比,已跻身世界主要经济体前10,发展之快,令世界瞩目。 香港中环。中新社记者 洪少葵 摄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创新不断深入,多项改革举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创新水平显著提升,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港通”交易机制持续优化,截至2023年底,“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超过75.43万亿元。“跨境理财通”正式启动,极大地促进了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 澳门大三巴牌坊。图 视觉中国 《纲要》指出,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为了方便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的流动,粤港澳三地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在此期间,陆续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等,对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进行了全面部署。 如今,随着“软联通”的日益完善,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正发挥强大效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