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西安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再结硕果 10项案例入选

7a8720215f7ebf565737b23a00bfd2a2.jpeg

日新月异的高新区(资料图片) 高新区供图

2月2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优化营商环境案例征集活动落幕,在全国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申报的500余份申报材料中,最终有100项案例入围。其中,西安市10项案例上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获肯定。

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西安这10项案例上榜

“此次西安入选的10项案例,有5项市场化类案例,3项法治化类案例和2项国际化类案例。”据西安市营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入选的高新区全国首单技术产权(技术交易)ABS推动科技创新再发展案例,支持科技型企业使用优质技术产权和技术合同在证券交易所融资,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西安浐灞国际港(原浐灞生态区)建设项目市政配套外线工程审批暨迭代升级(市政通)集成改革案例,通过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市政配套外线工程审批多个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多件事一次办”,统一纳入已有“市政通”服务受理范围,以“一表申请”,即可一次实现路通、水通、电通、气通、暖通等市政配套接通的改革目标。

西咸新区推行的“四电改革”实现“不见面审批”案例,通过开发上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和电子材料应用系统,打造“线上全流程无纸化”业务模式,解决了“不见面审批”领域面临的“五难”堵点问题,推动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再升级,既优化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体验,又助力了营商环境的高质量发展。

西咸新区聚焦破解企业信用修复重视程度不足、知晓度不高、影响企业经营等问题,在全省首推《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新机制,通过前移信用修复指导环节,鼓励和引导失信主体积极纠正失信行为,及时消除不良影响,有效缩短了行政处罚影响时间,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参与度。

临潼区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以企业发展为目标,坚持区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通过对项目单位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等多种措施,助力项目企业跑出“加速度”,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

阎良区(航空基地)聚焦规范化大厅、数字化建设、便利化服务、全链条保障,打造政务服务能力升级版,增强了企业群众的办事便利度、获得感,擦亮了阎良“政务营商”硬品牌。

西安市税务局依托政府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创新推出的税收网格化融合机制,借助社区网格员力量,拓展税收监管服务边界,通过将税务治理融入社会治理网格建设,破解了一线税务力量不足、税源信息变化掌握不够及时等基层难题。

西安市碑林区创新推出的线上线下“双链并行”融合发展案例,全面提升了审批效能,优化了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了以干部的“辛勤指数”,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西安浐灞国际港(原国际港务区)大力推进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通过着力打造重要对外开放通道,完善港口功能、提升运行质效、强化服务保障,畅通了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了跨境贸易便利化。

西安浐灞国际港(原国际港务区)发挥中欧班列优势,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聚焦建设最优通道、实现最高效率、提供“最强保障”,实现服务质量和通关服务效率“双提升”,大跨步实现了一带一路“长安号+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建立工作。

以“营商环境突破年”为载体

构建良好生态体系成效显著

10项案例入围、西安再获肯定的背后,是西安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决策部署,以“营商环境突破年”为载体,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创新开放环境,为构建更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生态体系”所作出的努力。

生态体系更加完善。2023年,西安市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为抓手,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导向,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实现了从“对标提升”到“系统优化”再到“生态化构建”的迭代升级。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去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7.52万户、同比增长31.33%,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17.31万户、同比增长9.54%。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