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非约勿扰” 为企减负 宁波推出综合查一次“组

新年伊始,宁波北仑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白名单”制度。2024年,浙江将以增值化改革理念打出一套“组合拳”,为企业减负,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宁波市北仑区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行政执法局的检查人员走进雪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次执法检查。这是一次常规检查,但又十分“特殊”。不仅实现了跨领域、跨部门统筹,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还试点建立白名单制度对企业进行分级管理。“这项工作是从政府如何正常履职来减少对企业干扰出发,进行整体统筹规划。”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设秩序科科长贾杰向记者介绍。

所谓白名单制度,就是进入白名单的企业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如果连续两次检查没有发现问题,那么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就上升到第二等级,半年查一次。如果说连续两次半年检查都没问题,那么升级成三级管理,一年查一次。目前,已经对辖区内142家试点企业采取分级分类管理,其产值约占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5%。而在具体管理手段上,也采取了无感检测、部门代检等优化措施。

据了解,北仑区今年创新的“非约不扰”工作模式,总的来说就是各个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单独对企业开展检查。在计划开展检查前,需要向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发起预约,由指挥中心依托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启动会商中心,把所有需要上门检查的部门都约在一起,共同上门。

此次接受检查的雪龙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管理规范,尽管被检查的次数不算多,但以往平均每个月也有五六次。每次迎接检查,相关业务主管都要做好一系列准备,核查台账、总结汇报,牵扯精力实在不少。公司总经办副主任顾美君表示,多个部门联合检查,让企业减少了接待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更好地致力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2022年,浙江成为全国唯一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经过2年多改革,行政执法质效提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浙江省司法厅在调研中依然发现,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低效检查等问题还是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迎检负担。比如,企业反映,今天这个部门来查,明天那个部门来查,甚至某地发生同一天六个部门到一家企业检查的情况,企业不胜其烦。

行政执法不仅次数多而繁,检查标准也经常打架。有的部门要求企业关窗生产,有的部门则要求企业开窗生产,搞得企业无所适从。为此,浙江通过加强各部门执法计划、执法活动的统筹,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北仑做法就是对此的践行和创新。

“这样的探索找准了问题症结,这种模式减少了企业的行政负担,避免了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给企业带来的困扰和不便,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效果。”浙江大学教授肖文认为,通过统筹和协调部门之间的检查计划,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盲区。

这也是浙江省多年来数字化转型的成果。“通过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化应用平台进行会商,使跨部门、跨领域的多个执法主体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利用远程传感器和视频也可以实现无感监测,真正做到不扰企。”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颖表示,这种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解决了困扰企业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扰企执法的问题。下一步,浙江要全力推进企业合规从事后整改到全程防控的转变。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执法行为、优化监管方式,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浙江省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谋划早、基础好、探索深。“要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目前,浙江在综合查一次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实现了从分头查到综合查、从各自查向统筹查、从人工查到智能查的转变。”行政法专家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副院长胡大伟教授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