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2020年合肥包河区大建设“工作年报”出炉

航拍下的塘西河公园。叶玉庭 摄

日前,笔者从合肥市包河区大建办获悉,2020年在接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巢湖防汛抗洪保卫战、巢湖蓝藻歼灭战、经济稳增长攻坚战四场硬仗的形势下,该区大建设始终保持紧张快干的势头,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干劲不松,以超常艰辛和付出,取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关键词:征迁安置

全年征迁总量占全市37%,安置房建设实现“两个增加”

眼下虽是深冬,骆岗生态公园里却是塔吊林立,片区内路网建设一片如火如荼。刚刚过去的一年,包河区始终将“优先保障滨湖科学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顺利保障了园区内庐州大道、大连路、轨道交通S1号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征迁工作,以大建设“包河速度”为区域发展按下“快进键”。

据悉,2020年包河区深入实施征迁安置“千百万”工程,全年完成房屋征迁137.7万平方米,占合肥市城区总量的37%,连续多年保持城区首位,骆岗生态公园、淝河片区等区域征迁工作大头落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障合肥市重点工程征迁方面立下汗马功劳,率先实现轨道交通4号、5号、6号、7号、S1号线征迁清零,仅用80余天就高效完成畅通二环西南环征迁保障任务。

临近新春佳节,淝河片区仁和家园三期安置房十分热闹,装修车辆进进出出,就在上个月,该安置点494套房屋正式迎来新主人。2020年该区安置房建设相较于往年,实现了“两个增加”。与此同时,创新实施多家安置房代建制度,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大大缩短安置房建设周期,提升建设品质。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主动脉” 畅通“微循环”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随着滨湖引领、中部腾飞、老城复兴、乡村振兴等四大空间战略实施,淝河片区、滨湖卓越城等重点板块崛起,包河区基础设施建设也迎来力度空间的密集建设期,交通体系持续完善。

在交通“大动脉”方面,2020年方兴大道高架、郎溪路高架全线贯通,地铁5号线南段正式运行,城市交通大格局持续优化。在城市“微循环”方面,该区积极推进路网建设,太平湖路、历口路等20个项目建成,总里程达16公里,较2019年增长140%,唐大楼路、平塘王路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总长度约10.5公里。此外,聚焦民生难题,制定“打通断头路三年计划”,开展呈坎路、龙图路前期设计,启动南屏路、太原路等建设,完成葛大店路打通以及南马交口、芜马交口等关键拥堵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切的堵点和痛点。

此外,2020年该区共建成公共停车泊位2467个,开工率、完工率均位居合肥市前列,完善徽州大道、周谷道路、南京路等16条道路慢行系统,以“绣花精神”补齐城市交通短板。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

南淝河下游环境综合整治等12个水环境治理项目全速推进

隆冬时节,在南淝河与郎溪路高架桥交口处放目西眺,一渠淝水见证着城市巨变。昔日矗立在南淝河右岸的新港砂石货场码头已变成一片融入运动、休闲、科教、文化功能的滨河生态绿廊,完全不见往日尘土飞扬、货车往来穿梭的忙碌景象。

近年来,包河区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举全区之力整治提升辖区内“一湖十河”水环境,打好雨污分流、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组合拳”,多管齐下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2020年发挥专班集中调度的优势,持续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攻坚,全年共实施包括南淝河下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内共12个水环境项目,累计整治各类排水户307个,改造雨污水管网长达280公里。

包河区是唯一濒临巢湖的主城区,区域内十河径流,刚刚过去的一年,该区持续开展“十河清青”专项行动,徐河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关镇河水清岸绿,东大圩水系治理纵深推进,南淝河下游清淤疏浚提前完工,岸线生态绿廊效果初显,巢湖水质更是创下40年来最好记录。

关键词:旧城改造

仪表厂宿舍等3个项目启动旧城改造 22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青弋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西南角,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642户业主踊跃交房,占地面积43亩、总建筑面积3.77万平方米的仪表厂宿舍危旧房项目“收房”工作圆满高效完成。仪表厂宿舍建设年代久,基础设施不完善且老化严重,安全隐患多,征迁改造工作群众期盼已久,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治、分段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2020年该项目正式启动旧城改造,这座“风雨飘摇”半个多世纪的老小区将正式告别历史迎来“新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