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河南:大力推展电子保函助企纾困 为优化营商环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李莫言、记者范纪安报道 随着《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国办函〔2019〕41号)、《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工程担保制度》(建市〔2019〕68号)、《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发改办法规〔2019〕862号)、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发改法规规〔2022〕1117号)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河南省越来越多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力开展推进投标电子保函,以此来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用,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降低各方主体参与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投标电子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应用中相对于传统纸质保函具有诸多优点。

1.落实国家政策,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明确提出“要健全平台电子系统,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担保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的要求:“在全面推行投标保证金线上缴退的同时,大力推广使用保函,特别是电子保函替代保证金,实现在线提交、在线查核”。国家政策文件鼓励电子保函的推进,而且实际上,电子保函以保真、保密、快捷、高效等技术优势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河南省全省多个地市已经上线了电子保函业务。

2.保函业务有迹可循,电子保函真实有效。 在开立环节,纸质保函主要采用加盖公章的中文信函方式出具,而由于纸质保函格式不统一问题突出,保函往往容易篡改、假造和伪造;在核保环节,纸质保函的核验一般需根据保函编号,通过电话、发送电文或前往开函单位现场查验保函的真实性、合法性、一致性,而由于保函管理参差不齐、核保工作流于形式,保函接收单位和行业监管部门未能发现保函伪造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例如个别单位职员通过私刻单位公章、假冒单位名义开具虚假保函,而对于交易中心来说,核验纸质保函的真实性、合法性非常难,一旦出现收取假保函,后续在出现保函赔付时必将出现很多的纠纷。而电子保函将保函数字化,将开立环节用数据服务代替人工跑腿,并借助大数据辅助下的监管体系杜绝人工参与,电子保函内容真实、有过程追溯轨迹,有存档、查询等功能,同时通过电子签章(名)等技术,保证了电子保函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可以实现快速核验,有效解决了纸质保函真伪验证难的风险问题。

3.降低名单泄露风险,延续交易安全保障。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开具传统纸质保函过程中能够了解到该家投标单位投了哪个项目,存在名单泄露风险。而电子保函能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对招投标过程及信息进行保密,将所有未开标的业务申请数据通过国密算法进行加密传输、存储,加密数据包括项目信息、标段信息、招标人信息、保费支付数据等。开标时对加密数据进行自动解密,保证开标前保函申请数据的保密性。因此相较于纸质保函,电子保函对于数据信息安全要求更高,能有效防止数据信息泄露,更好的保障信息安全,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公开、公平、公正”。

4.节省企业申请保函时间,提高开函时效性。传统方式开具的纸质保函,审核流程繁琐,开具效率低。然而使用电子保函,能简化收取、退回保证金程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窗式”的金融服务,且电子投标保函价格合理、使用方便,能节省企业申请保函的繁杂手续和办理时间,减少由于缴纳现金保证金引起的长时间资金占压。

5.保函线上进行,加快全流程电子化的步伐。从近年来国内招投标电子化发展进程来看,电子化发展程度尚不完善,依旧实行线上线下“并轨”运行的操作模式。投标电子保函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有效推动着相关环节内容的电子化发展进程。电子保函作为招投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一方面是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投标电子保函系统在释放企业保证金压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政府监管、规范招投标市场等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