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交大“交我算”计算集群:共建openEuler开源技术新生态(2)

此前,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居领先地位的CentOS操作系统于2020年开始停止维护,对高性能计算来说继续使用CentOS将面临重大安全隐患,同时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操作系统安全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使得计算领域对安全稳定、自主可控、可替代CentOS的国产操作系统的需求更为迫切。

openEuler搭载了鲲鹏,相较CentOS拥有更好的性能与兼容性,然而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还未有大规模应用。在openEuler系统的迁移准备过程中,交大网络中心围绕openEuler的兼容性、使用openEuler对于超算应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测试与分析,具体包括:在搭载了鲲鹏的ARM架构超级计算机上成功部署了32个openEuler计算节点,为其部署了超算软件栈,随后安装并成功运行了共计22个基准测试与超算应用;进行了操作系统层面的微基准测试、单节点的核函数测试,以及千核规模的超算应用测试,将评测结果与使用CentOS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与详细的分析;过程中优化集合通信性能,使用MPI和OpenMP混合编程、调整OpenMPI的集合通信算法、更换编译器与通信库等方法,提高了使用openEuler时的集合通信性能。

“交我算”ARM架构超算平台是国内首台基于ARM处理器的校级超级计算机。交大网络中心依托“交我算”平台对openEuler开展的评测与分析工作,验证了openEuler对于ARM架构超级计算机与多个典型科学计算应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并且发现openEuler相较于CentOS具有更低的操作系统噪声和更优的内存管理能力。

交大网络中心通过openEuler的迁移,定制了适用于“交我算”平台的openEuler批量部署和集群配置管理方案,实现了国内高校首个基于ARM处理器的HPC集群在硬件和系统层面上均采用了全国产化解决方案,积极呼应了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产化替代的政策大方向;同时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集群评测、分析以及性能优化的工作,不仅判断了ARM架构超级计算机上openEuler代替CentOS的可行性,也为国产操作系统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和完善提供了应用先例和推广经验。

“交我算”openEuler集群建设为开源社区贡献生态发展力量

2023年7月,“交我算”平台正式上线了迁移完成后的openEuler计算集群。集群上线后面向上千个课题组共数千个用户,提供了持续可靠的计算服务。到目前为止集群已稳定运行5个月,月平均资源利用率稳步上升,用户对openEuler系统的易用性和稳定性受到了普遍认可。另一方面,“交我算”平台openEuler计算集群的实践也充分验证了openEuler在HPC领域替代CentOS的可行性。

在“操作系统大会2023”上,openEuler的开源生态和中国开源走向国际成为与会专家和产业界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据openEuler平台最新数据,目前开源社区已吸引213万开源用户,汇聚17000多名开源贡献者,1400多家头部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入,成立104个特别兴趣小组(SIG),这表示国产操作系统已经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进展。

openEuler委员会主席江大勇在“操作系统大会2023”上表示,欧拉开源四年,历经了1445天成为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新增第一份额,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技术创新、行业应用、产业生态建立了完善的发展体系,形成了正循环。欧拉通过开源协作的社区模式,汇聚了从服务器、SV、ISV和万千开发者的力量,以开放的产业生态赋能千行万业的生产,支撑了智能化的升级。欧拉操作系统支持全球98%的开源软件,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开源协作平台,汇聚全球开源力量,为世界开源贡献智慧。

江大勇在谈到openEuler作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解决以往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种操作系统对应一个应用、用户需要进行一次适配”问题时说:“openEuler创造性地提出一套代码、一套架构支持多样性算力、支持全场景,openEuler的通用支持也包括对智能芯片的支持。openEuler不仅仅是替代者,更符合接下来共用共享、生态互通操作系统的技术趋势。”

与openEuler生态的不断发展同步而行的是,openEuler系统已经在通信、金融、能源、交通、政务、信息化等领域开展规模化商用,承载产业链各端力量,广泛赋能实体经济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