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迎新年再出发丨看!更好潍坊的“强韧骨架
时间:2024-01-03 20:5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编者按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中国式现代化的潍坊实践展开崭新画卷,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成色更足。为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厉兵秣马砥砺前行的信心,潍坊日报、潍坊融媒开设“潍坊迎新年再出发”专栏,推出系列特别报道,全景展现更好潍坊的发展之变,以期在盘点中坚定信心,在展望中开创未来。敬请关注。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俯瞰潍坊大地,但见地处山东半岛几何中心位置的潍坊,高铁高速似巨龙飞舞,路网纵横交织如锦,港口如待射之弓,一张内畅外联的立体大交通网越织越密,搭建起了更好潍坊的“强韧骨架”。 成功创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绿色出行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23年新获五项“国字号”荣誉,是潍坊迈向交通基础设施强、运输服务强、创新动能强、治理能力强、支撑带动强的高水平交通强市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潍坊交通运输系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七个加力突破”中“敢打头阵、勇当先锋”,聚力推进25个重点项目,1至11月份完成投资160.4亿元,超额完成全年157亿元的计划,交通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交通运输事业实现整体跃升,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书写了潍坊交通运输发展精彩篇章。 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立体网纵横交织如锦 交通“大动脉”,联通四面八方。今年以来,我市抓投资、抢建设,全力拼经济,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功能,做好系统集成,构筑起基础设施进一步互联互通的现代交通体系。 我市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入围13个全国性高铁快运基地,标志着潍坊成为冀鲁暨环渤海地区的高铁物流中心落地形成,巩固了在国家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推动我市以高铁为载体加速产业资源引流聚流,加速运输结构调整、促进快递行业“公转铁”,利好叠加。 ——高铁里程保持全省第一。潍烟高铁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建设进度居全线前列。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津潍段、潍宿段及青岛连接线全线开工建设。目前,我市高铁里程338.6公里,正在加速推进3条高铁建设。 总投资38.3亿元、19.2公里的潍烟高铁潍坊段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总投资140亿元、65公里的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津潍段9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263亿元、150公里的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宿段及青岛连接线12月31日将开工建设。 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建成通车后,将实现潍坊至北京1.5小时、上海2.5小时通达,我市将成为连接北京、上海两大都市和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中间节点,高铁里程将达到572.7公里,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高速里程跃居全省第二。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济潍高速建成通车,明董高速年底建成通车,东青高速改扩建和疏港高速建设有序推进,今年建成187.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7.8公里。 明董高速潍坊段长103.864公里,占总里程的80%,途经昌邑、高密、诸城三地。 明董高速 图片来自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对于潍坊而言,明董高速不只是成为纵贯我市南北向的第三条高速大通道,作为山东省“十二纵八横十一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串联起青银、青商、青兰等高速公路,成为连接黄海、渤海的又一条高速通道,形成了山东半岛南北交通大动脉,进一步完善潍坊“三纵六横”高速公路路网布局,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推动我市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助推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带动北部港口群与董家口港联动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港口发展增添强劲动能。小清河复航工程6月底正式通航,大力发展海河联运,潍坊港成为了济南、淄博、滨州等地的“黄金出海口”。总投资307亿元的26个港口能源项目正加快推进,全力打通“北煤南运”第三通道,项目建成后潍坊港将成为亿吨大港。 潍坊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