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曝部分自媒体知错不改利益动机(2)
时间:2018-06-13 22: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在今年1月,今日头条为了内容合规,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大规模招聘内容审核编辑的启示。比如,今日头条在在天津招募内容审核编辑,每名员工每天需要审核1000条左右内容,负责监控审核今日头条平台内容是否违规,该职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党员优先。 同时,今日头条还发布了招聘国际内容审核编辑的启示,负责审核日语视频是否存在暴力、色情、恐怖等不和谐内容,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薪资约为每月6000至12000元。 据当时计算,今日头条的员工数约为1万人,这其中,内容审核团队的员工数就接近一半。甚至在业内有了这样的调侃——这么看来,今日头条不是一家算法公司,倒是一家内容审核公司了。 可是,这依旧没有让问题停止脚步。 如何使用技术体现价值观 “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体编辑承担了把关人的角色,一直到门户网站时代都是如此。但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编辑的作用似乎开始弱化,而基于推荐引擎的商业媒体平台则更是将把关人变为‘算法’,影响这个算法的则是内容自己。”曾经在传统媒体工作十余年,目前就职于某自媒体的梁爱静对记者说,机器算法极大地延伸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但问题是,大众在内容选择上本身就是盲目的。技术虽然是中立的,但如何使用技术、传播何种内容却体现了技术使用者的价值观。只认数据的机器算法推荐机制,也决定了在内容分发平台上,永远是擅长迎合的低门槛内容更能获得阅读和推荐。而具有一定审美层次的高质量内容,则在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作用下,逐渐被边缘化。 梁爱静说,越来越多的内容分发平台开始去编辑化,内容生产开始进入众包阶段,平台将内容的编辑生产权转交给了新媒体从业者。这些人可以说鱼龙混杂,既有从体制内离职创业的传统媒体人,也有新诞生的自媒体人,“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问题就出现在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自媒体人,在平台方现金分成的刺激下,这些自媒体人开始刻意追求阅读数,而不是内容本身”。 好在今日头条已经开始反思“在平台监管、企业社会责任上欠下的功课”。 制图/高岳 (责编:尚明桢、黄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