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2)
时间:2023-11-25 19: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在党的建设上,只有守正创新,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党要管党。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制定“八项规定”,坚决纠治“四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新时期党面临的“四种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并更加复杂严峻,只有在党的建设上坚持守正创新,守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之“正”,创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之“新”,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唯实为民,当好新时代守正创新的“赶考人” 赶考之路多磨难,不忘初心肯登攀。现在,我们踏上了党的第二个百年“赶考”之路。抚今追昔向未来,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守正创新对于新的“赶考”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才能坚持守正创新,真正做到守正道、创新业,当好新时代的“赶考人”?这是我们走好新的“赶考路”需要首先解答的一道命题。 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路线。守正创新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辩证思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守正,就是要坚守物质决定精神、认识来自实践的本真;创新,就是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断创造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守正不是墨守陈规,创新不是异想天开,其要旨在于是否从实际出发,是否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实践之中。同时,守正创新这个科学概念集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于一身:其继承与发展、革新与匡正的统一的特质,切合对立统一规律;其不断求变、厚积薄发而产生质的飞跃的品格,切合量变质变规律;其敢于挑战、敢于扬弃、除旧布新的勇气,切合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就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践第一,辩证思考,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只有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变化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打牢守正创新的实践根基。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始终秉持的根本宗旨。这就决定了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的根本目的。“国之大者”莫过于民心。守正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民心之“正”,创为民之“新”,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守正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守正创新效果的最高标准,坚决摒弃种种因循守旧或热衷于“形象工程”瞎折腾等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守正道,创新局,在新的“赶考”中考出让人民满意的好成绩。 必须坚持“两个维护”的政治原则。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两个确立”的重要论述,决定了“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守正创新、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赶考”路上坚持守正,首先要矢志不渝地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新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守正不变质,创新不跑偏。 必须弘扬“我将无我”的大无畏精神。无私才能无畏,无我方成大我。我们要当好守正创新的新时代“赶考人”,特别需要学习和树立“我将无我”的精神。新的“赶考”路上必将遇到很多激流险滩,守正不易,创新更难。但只要我们具备“我将无我”的格局,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不怕艰难,不畏风险,就一定能够坚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正”,创造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之“新”,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