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友大迁徙,火币、币安、OKEx“分道扬镳”(2)
时间:2023-11-12 21: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币发展停滞并非无迹可寻,事实上除了币安交易所的BNB外,国内前几大交易所的平台币,由于都在2017年9月4日监管后才推出,因此存在一定的先天“基因缺陷”。在“94事件”之后平台币的发行只能以售卖手续费“点卡”,同时捆绑赠送的模式进行。由于发售过程中分离了“抵扣手续费”这一重要权益,大多数平台币都难以成为用户的“刚需”,在平台币刚推出的时候也反响平平。如何增加平台币的用途,实现生态价值的良性循环成为难题。 “基因完备”的BNB率先破题。今年当DeFi“农耕”浪潮席卷币圈,交易者们纷纷提币挖矿时,币安率先推出币安智能链BSC,且直接将DeFi搬到了交易所中,增加新币挖矿,流动性挖矿等多个玩法。首个挖矿项目BurgerSwap上线后,高达日化10%的头矿红利迅速吸引用户,同时短短2天内流动性高达4亿美元,锁仓价值达到820万个BNB。原本高呼“中心化交易所已死”的DeFi矿工们也逃不出真香定律,纷纷抢购BNB挖矿。目前社区公布的BSC生态图中,已经囊括了50个项目。 BNB也给各大交易所起到了示范作用。虽然不是所有交易所都能像币安一样依靠自己的公链系统迅速转战DeFi生态。但跟进策略可以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通过锁仓自身平台币“挖取”新币也成了一个重要获客手段。而截至目前,OKChain、火币公链,以及多个已经发声要做公链的交易所,尚且还没有正式推出的消息。 而在2019年的平台币牛市中,同样也是币安率先推出IEO模式,用户使用平台币BNB即可参与项目认购,首个项目BTT涨幅高达1000%,首批吃螃蟹的用户获利颇丰,而强大的造富效应引来了众多模仿者,也由此开启了平台币的小牛市。 “安全、便捷”这两个因素是此前PANews针对598位交易所投资者调查得出的最关心因素。交易所的核心是服务好用户,而币圈用户的核心诉求则是在安全前提下投资有良好收益。在提币风波中独善其身甚至“躺赢”,在DeFi浪潮中通过创新抢回流量,也让投资者更加认可了的BNB价值,据币安行情数据显示,11月24日BNB价格上涨11%至35.15美元,破年内新高。也就在这天,币安24小时现货交易量突破330亿美元,创下单日交易量历史新高。 全球化发展的十字路口 虽然同属加密货币行业,但在战略发展上,中国“三大”交易所有着大相径庭的选择。本土化较强的OKEx和火币不约而同选择了向传统资本靠拢,迈出了港股借壳上市的步伐。OKEx借壳前进控股并更名为“欧科云链”,火币则借壳桐城控股并更名为“火币科技”。在OKEx和火币进军港股的另一面,赵长鹏和币安的兴趣则在于收购全球各国的加密初创公司。 “25%利润”是币安用于买买买的剁手经费,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表示这一数字是经过严格财务测算与规划得出的。据币安创始人兼CEO赵长鹏披露的数据,币安2019年共进行了9次全资收购,其中包括了期权交易所JEX、DAPP数据平台DappReview、印度交易所WazirX;还投资了包括FTX在内的21家加密行业公司。2020年则收购了加密货币行情网站CoinmarketCap、投资了韩元稳定币公司公司BxB、印尼交易所Tokocrypto等……国际化生态版图不断扩围,辐射更广泛的用户群。 而近期,火币和币安都被传出在洽谈收购韩国 Bithumb交易所和日本Bitflyer交易所的消息,以便在韩国特别金融法实行后,在韩国开展虚拟资产业务,今年早前,欧科集团旗下的OKCoin Japan也在今年3月份拿到了日本金融厅颁发的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似乎也有意加速全球化之路。 三个交易所的发展路径背后,是传统中式思维的资本市场布局和出海战略,与全球化和去中心化加密原生战略两条路。 据SimilarWeb数据显示,5月20日至10月20日的6个月时间中,币安官网的总访问量为3146万,是火币共322万访问量的近10倍,OKEx共601万访问量的超5倍。而从访问用户来看,火币和OKEx仍以中国用户最多,而币安访问排名前五的国家中并没有中国。所以相比而言,OKEx和火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更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