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新:YBC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间:2023-11-12 01:4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44岁的朱建新说起话来温文尔雅,有条不紊,这和他曾经在大学里教过书的经历不无关系。 12年前,朱建新从同济大学辞职,和朋友开了第一家公司,10余年间,他做过不少公司,最多时曾经在10家公司挂职,现在身为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董事长的他却更喜欢YBC导师的身份,因为“YBC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总是被这些青年人的创业干劲所感动”。 朱建新是YBC上海办公室聘请的第一位专家,现在也是YBC项目上海评审专家组组长,他还是YBC项目资助第一人刘建刚的创业导师。2003年11月25日,YBC在北京启动,当时25岁的刘建刚成为第一位接受资助的青年,而朱建新就作为他“一对一”的创业导师,在3年内“陪伴式”指导他创业。如今,刘建刚开设的上海天镜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已经小有规模,并解决了260多人的就业问题,并且已经把当初YBC提供的5万元资助还清,而朱建新也开始准备担任第二位创业者的导师工作。 有着多年创业经历的朱建新对YBC这样一项公益工作相当投入,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作为YBC项目评审专家组组长,他每次都在会前认真阅读每一份送审的创业计划书,查看相关资料,为创业青年选好导师,并亲自主持评审会,对创业项目反复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评审严格把关。此外,他利用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积极宣传YBC项目,动员成功人士加入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使专家导师的队伍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壮大。 通过3年多的导师工作,朱建新对YBC的特点有着自己的理解:首先,这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公益项目,没有任何形式的东西,“创业办企业,可以扶持一个青年成为企业家;而在自己就业的同时,也可以解决他人就业;由于资助不需要抵押和利息,因此可以培养青年创业者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其次,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公益项目,“学习国外成功的模式做我们的项目,我们也加入了国际大家庭,让国际知道并认可中国的工作”。第三,企业家是YBC的主导,导师是项目的核心,“钱并不重要,导师的作用更大。如果创业者要开服装店,就让服装公司的老总来做他的导师,告诉他进货渠道,把他带入这个圈子”,上海YBC的导师团队包括行业协会会长、财务专家、法律专家、创业专家,每个月都会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创业者,用以前喝茶、喝咖啡的时间来帮助创业者。 朱建新很清楚青年创业的几个困难——没钱、没商业经验、不知道做什么项目,而YBC就恰恰可以解决这几个问题:没钱,YBC提供创业资金,而且无需抵押;没商业经验,有导师带领进入商业网络;不知道做什么项目,YBC可以提供创业培训。 YBC上海办公室在全国最早成立,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朱建新告诉记者,一是建立了评审机制,首先,对有意愿创业的青年,先免费培训,包括选址、工商注册、财务、交税等内容,然后,导师帮助创业者写创业计划书,最后经过初审、复审,决定是否提供资金帮助和导师指导;二是建立了导师俱乐部,给导师搭建平台,为导师服务;三是行业协会成为导师成员单位,现在上海已经有16个行业协会是YBC导师成员单位,包括核心导师128人,而外围还有3000多人;四是项目巡查,每年对创业项目进行集体会诊,核心导师会到现场看项目,然后把问题记下来,进行指导,甚至转型。 作为一名企业家,朱建新的工作也很繁忙,但现在他自言已经开始专职做YBC了。“做YBC我很快乐,可以体现我的价值”。朱建新认为,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加入到YBC这个大家庭里来,有几个原因,一是认同YBC的理念,“大家都是志愿者,没有报酬、没有经济利益,却认同‘扶助一个青年成就一个未来企业家’这个理念”;二是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企业家很想把自己的商业理念传承下去,但自己的子女不一定是合适的对象,而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新一代企业家,也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三是也可以为企业家提供商机,“导师在一起也成为朋友,中间也会有不少商业机会”。 虽然YBC在上海已经资助了70个项目,但朱建新也清楚地认识到YBC目前的瓶颈,一是品牌的影响力和资金的来源;二是导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导师队伍下一步的发展;三是项目的来源。不过他依然对YBC信心十足,“YBC一定会成为中国最好的项目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