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平台测试成功 中国或成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国
时间:2023-11-11 22: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原标题:未来的数字人民币长啥样? 一个数字或者一串计算机代码,或许就将是未来的“钱”。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起已经组建了专家团队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在近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测试成功也意味着首次将数字货币技术投入了实用。 未来,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首个发行并使用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 A 历程 定义比特币为虚拟商品 早在2009年比特币的问世,让人类窥到了通往数字货币时代的大门。但是,比特币以及随后产生的一系列数字货币,由于其去中心化等特点,只能在小众群体中流行。 2013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联合印发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强调了比特币并非真正意义的货币,而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并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相比于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从官方层面方面发行数字货币是否可行?显然,中国央行已经意识到数字货币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也认识到未来人类终将进入数字货币的年代。 组建团队三年研发 从201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组建团队研究发行数字货币问题。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数字货币研讨会,对外宣布正在研发并争取早日推出数字人民币。此次会议上,众多专家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称,央行于2015年初进一步充实力量,对数字货币发行和运算框架、数字货币关键技术、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环境、数字货币面临的法律问题、数字货币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类数字货币的关系、国外数字货币的发行经验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个数字还是一串代码? 那么,未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与当下人们所使用的电子化货币有何不同? 对此,范一飞撰文指出,数字货币的具体形态可以是一个来源于实体账户的数字,也可以是记于名下的一串由特定密码学与共识算法验证的数字。如果只是普通数字配上数字钱包,还只是电子货币;如果是加密数字存储于数字钱包并运行在特定数字货币网络中,这才是纯数字货币。 而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则认为,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可能是涉及区块链、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技术的本位币,央行数字货币最终可形成一个大数据系统。 B 设计 实物现金与数字货币并存 根据央行团队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类似比特币这种去中心化的创造方式,显然不适用于未来法定数字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经详细介绍了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工作,他强调,未来的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中央银行来发行。 据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兼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姚前介绍,目前中国的数字货币在设计时的初步考虑是:由央行主导,在保持实物现金发行的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M0的一部分由数字货币构成,为了充分保障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发行者可以采用安全芯片为载体来保护密钥和算法运算过程的安全。 发行回笼依照二元体系进行 姚前称,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总体框架将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体系来完成,中央银行负责数字货币的发行与验证监测,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申请到数字货币后,直接面向社会,负责提供数字货币流通服务与应用生态体系构建服务。 未来央行数字货币体系将包括几个主要构成要素:央行数字货币私有云、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发行库、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数字货币数字钱包、认证中心、完成权属登记、大数据分析中心。 央行的数字货币体系由央行的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银行库和用户端的数字钱包组成。 从物理运送变成电子运送 根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的介绍,未来数字货币的运送和保管方式与纸币已经迥然不同:运送方式从物理运送变成了电子运送,保存方式从央行的发行库和银行机构的业务库变成了存储数字货币的云计算空间,因此,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的安全程度、效率会极大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