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到底是什么 一年狂欢涨了1500倍(2)
时间:2023-11-09 21: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新上的代币“市值”低,可能只要几百万,便能成功做庄。因此,炒币,尤其是这类“山寨币”,“赚钱的都是庄家,其他投资人只是”运气“。” 这里是庄家的地盘,他们操纵价格,大涨大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除了庄家坐庄之外,另外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创业公司本身的风险。 说白了,IPO的公司,都相对比较成熟,通过了监管层层考核,最终上市,运营较稳定;而ICO的项目,却很多都是创业项目。 创业就是一场幸存者的游戏,ICO的项目同样要经受市场残酷的血洗和考验。 区块链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大陆,没有人质疑它未来的前景,但没有人能确定,这些创业公司,能走多远? “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技术未来是不是能落地应用的场景。”孙泽宇认为,也就是这个技术,是不是有真实作用。 但目前,部分ICO项目介绍,都过于简单,有时候,投资人只能通过一个天花乱坠的“白皮书”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只要宣传、营销做到位,基本上90%的ICO项目都会成功。”比特币资深玩家闪电对一本财经表示,找名家站台,就是最常用的方式。 李笑来就是被常常提及的,他参与的项目,往往在众筹开闸时便被抢售一空。 但也有各种项目,为了包装自己,克隆核心代码,和各种币圈名人扯上关系,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不得不公开撇清,“自己未来将不会是任何ICO项目的顾问”。 “目前,几乎没有(ICO)项目实现了他们广告中的功能。”R3市场研究部总监Tim Swanson在研究后指出。 不过,如果ICO背后,确实有产品和项目,像以太坊和小蚁,相当于投资的是一家“有前景”的公司,还无可厚非。 然而,一群高智商的骗子,披上“区块链”的外衣,步下了一个个庞氏骗局。 臭名昭著的MMM,宣称“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玩家每次交易,都会获得或支付“马夫罗币”。但实际上,马夫罗币只是一个记账单位,并没有任何价值。 而随后横空出世的维卡币,更有迷惑性,宣称“比特币对挖矿的设备要求很高,但维卡币不用,维卡币公司负责购买矿机,大家只要投资”。 近日,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最新的《互联网传销识别指南》,MMM、维卡币等26种“数字货币”赫然上榜。 “你看各个ICO群里的投资人喊的口号,‘我们要把价格拉到几块钱之上,让大家赚更多的钱’,这不是传销常用的洗脑手段吗?”一位投资人吐槽道。 孙泽宇在朋友圈吐槽,“ICO白皮书太多,都看不过来了。” ICO市场,目前来看,太过于浮躁。 04 理智回归? “过去6个月中,靠ICO融资的团队或者公司目前只有40%存活着,其他的要么项目中止或者团队卷款跑路。”加拿大华尊投资集团公司CEO张宇东在文章中写道。 “现在处在ICO热潮中的企业,绝大多数会在下一轮熊市中倒闭:或者把币买回来,或者直接跑路。”即便如此,闪电反转地提出,他依旧会参与到ICO投资中。 一本财经加入了几十个ICO的微信群,投资人每天发布上千条的讨论信息,无比火热。 他们最浓烈的情绪,就是“上车”,不顾一切地上车。 如果有人提出风险很大,就会受到一帮人的嘲讽,“你这么理智的人,不适合投资”。 “我知道有风险,但我依然会上车”,一位投资人称,就如炒股一样,只要搭上上涨的列车,下跌之前下车,就可以了,“所有的投资逻辑,不都是这样吗?” 只要不是最后的接盘侠,加入这次狂欢,又如何? “ICO可能是一个有前途的方向”,闪电认为,它有优势的地方:成本低、融资速度快,大量人员参与,众筹本身就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有种观点认为,ICO甚至会改变公司的经营模式。 新的领域初期,总是有巨大利益重新分配的可能,也总是会出现灰色的、不合法、不合规的伴生品。 ICO发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在开疆扩土的时候,总是伴随着血腥暴力,也难免会有迷失的羔羊。 就像历史上的淘金热,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02年充斥着骗子、假货的淘宝,总是要在蛮荒中渐成秩序…… 如今,ICO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热,已经起了监管层的注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能会对ICO发起更严密的监控。 国内,也开始有声音,呼吁行业自律,包括规定ICO披露的详细内容、公司进展等。 在比特币的加持下,ICO迎来了难得的狂欢。 在金融的历史上,从来不缺暴富传奇。 只是泡沫破灭的时候,会有一批人,不能全身而退;也会有一批人,收拾行李,继续前行…… (编辑:田跃清) 来源: 一本财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