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这一案件的裁决,真的是美国加密行业的历史性

·从业者认为这次裁决推翻了SEC对“加密货币为证券”的认定。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瑞波币销售方式,并判定两种方式在法律性质上有所不同。

·不过从司法的角度上看,本次只是地方法院审理过程中的一次裁决,其在适用范围上存在限制,而且可以肯定SEC会在之后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所以这次裁决存在被推翻的风险。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近有些纠结。

7月22日,SEC表示,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法官托雷斯(Analisa Torres)在7月14日“Ripple(注:瑞波,一家商业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对SEC”案件中的裁决犯了错误,SEC将对这一裁决提出上诉。

而7月14日判决当天,SEC的回应是:“我们‘很高兴’(pleased)法院发现Ripple在某些情况下将瑞波币(XRP,一种加密货币)作为投资合约提供和出售,违反了证券法。”

SEC两次提到的裁决是7月14日纽约南区法院在SEC诉Ripple案件审理中做的一次裁决。裁决中,法官区分了Ripple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销售和公开市场上的程序化销售(programmatic sales,指Ripple Labs在交易所面向零售买家的销售),认为前者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合同,满足投资合同的四个条件,因此应被视为证券发行;后者以程序化方式通过公开市场销售,购买者在此情形下并不知晓资金的流向,因此这类交易不应被视为证券。

这次看似“各打两百大板”的裁决在美国加密行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被加密业界称为“历史性的”、“划时代意义”的裁决。从业者认为这次裁决推翻了SEC对“加密货币为证券”的认定。裁决宣布后不久Coinbase就迫不及待地重新上架了Ripple公司的瑞波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裁决并不是该案件的终审判决,这只是审理中间对部分问题的一次裁定,而消息一经发出就产生巨大的反响,为何一次尚未结案的裁决能引发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它之后能对加密市场和相关法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Ripple起诉SEC案的起源、这次裁决的重点以及其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Ripple与SEC对抗的起源

2020年12月,SEC对Ripple Labs以及其首席执行官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和联合创始人克里斯·拉森(Chris Larsen)提起诉讼。SEC称,他们通过销售加密货币瑞波币进行了非法证券发行,非法融资超过13亿美元。这标志着SEC首次针对已经流通的主流加密货币发起攻击。

SEC的诉讼在加密行业掀起巨浪。因为在此之前,业内普遍认为只要项目实现了去中心化,其通证就不再是证券。但SEC的诉讼告诉人们,一旦通证通过融资销售发行,它就永远带有“原罪”,交易它的任何人都是违法的。这等同宣告整个行业都是违法的。

为什么Ripple会成为目标?

第一,Ripple的瑞波币在被起诉的时候已经流通多年,拥有大量持有者。如果瑞波币被判属证券,那么这些持有者就都成为了非法证券交易的参与者。这对整个行业将带来巨大压力。

第二,Ripple通过向机构投资者直接出售瑞波币获取了大量资金。这种机构融资销售是典型的证券发行。这很容易成为SEC诉讼的切入点。

第三,在去中心化程度上,瑞波币无法与比特币和以太坊相比。这给了SEC机会。

Ripple似乎是SEC特意选择的战略目标,通过打击Ripple可以向整个加密行业发出警告,迫使其接受证券监管。这场官司也是SEC与整个加密行业之间博弈的焦点,结果将决定美国加密行业的生存状况。

本次裁决的重点——瑞波币地位未定论

本次裁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托雷斯法官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瑞波币销售方式,并判定两种方式在法律性质上有所不同。

一方面是机构直接销售。法官认为这类销售符合豪威测试(Howey test,一种判断特定交易是否构成证券发行的标准)判定投资合同的四个条件:一是买方投入资金;二是存在共同利益;三是有合理投资收益期望;四是收益依赖于他人(Ripple公司)的努力。机构直接从Ripple购买瑞波币,目的就是期望瑞波币价值上涨从中获利。所以这是典型的投资合同行为,属于证券发行。

另一方面,公开市场上的程序化销售则完全不同。法官指出,公开市场买家并不知道卖家是谁,也没有与Ripple建立收益期望。这种程序化销售不符合投资合同的判定标准,因此不属于证券发行。

法官认为通证本身不具有法律属性,关键看交易形式。机构直接购买存在投资合同关系就属于证券发行;公开市场自由交易则与证券无关。

本次裁决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一,对加密货币法律属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