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比特币十年第三部:交易所五加二竞争格局形成

币圈的很多前辈都将2013年看做中国比特币行业元年。

任何行业的出现都来源于市场需求,资深比特币投资用户李朵(化名)认为推动2013年初比特币价格增长的,是一些在“不正常”地区存在的“不正常”需求。

2013年,李朵刚刚硕士毕业,他从一个美国密码学的博士朋友那听说了比特币,“这玩意儿能够很方便的跨境转账,不用经过银行,很多偷渡到美国的墨西哥人都开始用比特币往家里面汇钱。”

李朵认识的第一波“搬砖”的朋友,是从美国的交易平台上买下数字货币,加价“搬”到那些非法偷渡到美国的墨西哥人手里。“老墨们偷渡过来,没有银行账户,打工赚到的现金,一般会托付给一些做生意的‘中间人’周转到家里面,手续费不低,还可能被骗。”李朵说,比特币出现后,这些偷渡者开始直接给老家转比特币,家人们再把比特币换成当地的钱。

在李朵最初的认知里,“比特币就是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不正常交易带动的。”

但在“币看”创始人老刘看来,2013年初的币价增长,主要是因为比特币在塞浦路斯的债务危机中表现出了出色的“避险资产”功能。

“2013年4月,欧盟和德国打着反洗钱的幌子,通过对存款人增税的方式来应对塞浦路斯的债务危机。塞浦路斯的储户人人自危,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和超主权的加密货币得到了欧洲避险资金的青睐,短短几天从30多美元飙涨到265美元。”当年的新闻这样报道。

无论更多是塞浦路斯事件的推动,还是由于比特币受到地下非法支付的青睐,2013年4月1日,比特币首次突破了100美元。与2011年最早期0.03美元的价格相比,比特币这个“新鲜玩意儿”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增长3000多倍的“暴富神话”。

价格的快速增长,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到比特币、并投入到比特币的行业中来。

媒体涌入

在2013年之前,老刘其实“压根没把比特币当资产看”,挖出来的币主要都用来玩一个叫“中本聪骰子”的游戏。

“特别明显,2013年开始,有很多人知道比特币了。可以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比特币在中国才有了‘行业'。”

2013年底,sosobtc(现改为AICoin)和币看这两家行情网站前后脚成立了。

sosobtc创始人叶裴锋和币看老刘的经历很相似,两位都是计算机背景,研究比特币代码的第一时间就对这个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并且在亲身感受了2013年的市场热情之后,毅然决定从“高大上”的岗位辞职,开始了比特币创业。

“当时的市场上已经有好几家媒体和行情网站了,国内有巴比特、BTC123、后来关了的比特帮、壹比特,国外有bitcoinwisdom。”叶裴锋笑着说,“一个行业要起飞了,信息服务平台得先热闹起来。”

*比特币谷歌趋势2013年底迅速增长

老刘和叶裴锋都是极具创新眼光的“极客”,但当年的他们,都经历过不被看好、不被理解的时候,跟好多笑话中的桥段一样,他们也曾被亲戚、朋友们打上过“不正常”的标签。

矿机称霸

汇币网创始人姚远这样给比特币行业早期从业者们打标签:喜欢接触新事物、有计算机背景和有一点金融背景的,还得自由不羁。

姚远从2008年开始创业,一直做技术合伙人,进行过很多业务的尝试,他自己也正是这个标签的典型代表。

2013年上半年,姚远正跟着一个腾讯的老大哥一起创业,有一个朋友拿着一块刚生产出来的烤猫刀片式矿机来找他们,“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到比特币。”

姚远还记得,当时的比特币是760元人民币,在朋友普及了什么是比特币之后,老大哥立即买了1000个比特币,姚远自己也买了一百多个。“团队其他的高管,还提醒我们说当心这个是骗局。其实我当时,也并不是想要靠这个东西赚钱,就是觉得它很酷、很有趣,以后可以‘打赏’给我的朋友互动什么的”。

到了2013年下半年,姚远自己也买入了一些12.8G的烤猫刀片式矿机开始挖矿,就是“一个很裸的电路板,安装很复杂,还得自己接线”。

*烤猫第一代刀片式矿机 

“比特币挖矿”本质上是用计算机进行大量计算,找到一个很难得到的随机数。在比特币运行规则中,平均每隔10分钟,“矿工”们会有一次“争抢比特币记账权”的机会,谁最先算出正确的随机数,谁就可以负责记录这段时间内的比特币交易信息,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奖励。“矿工”的算力越强,其争取到记账权奖励的机会也就越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