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视角解读波卡(3)
时间:2023-11-08 00: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同时,以太坊没有波卡的非常棒的链上治理自动升级的机制,以太坊的智力仍然是处于非常原始的,这个我们称为链下讨论社区共识即成,然后再用链上硬分叉的方式来进行升级,效率非常非常低,而且很不公平,以太坊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生过多起矿工和核心开发者之间的矛盾! 所以我可能会建议以太坊不要搞2.0了, 就直接把以太坊做成一条波卡的平行链,然后进入波卡,带着以太坊上面的生态项目、生态开发者全部到波卡上面来开发,这是最合理的。 3、主持人Lorreta:有观点说, 波卡生态项目不少,但没有有机地联结为一个整体。这些生态中的项目之所以币价大涨更多的只是因为它们蹭上了热点而非真正创造了价值和生态。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Candaq 创始人&CEO林子昊: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创造价值这个价值是什么价值。在我看来有两种价值,一种是所谓圈外人经常提的“落地”,他们觉得区块链项目如果没法创造社会价值就是空气。一种价值是抽象的,也不产生社会价值但是创造了区块链价值。什么是区块链价值?就是为区块链大协议添了一块砖。 比如,一个项目或者协议让TPS从100到200,它肯定不创造什么社会价值,但是它在区块链领域是有意义的。很多项目是很难以现在的眼光去判定它的价值,甚至有可能有些项目是证伪作用,也就是说这个方向不可行。那其实也是价值。所以波卡生态的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做很底层的工作,本身其价值就很难被评估。但是我觉得有几点是需要被纳入考察一个波卡生态项目是否有意义的评估矩阵的: - 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很小,但是要make sense, 比如为所有波卡项目提供了一个隐私协议和插件; - 估值合理:我觉得绝大部分的波卡生态项目都在做一些基础协议,一个基础协议我觉得不超过2000万美金的估值是OK的; - 是否解决方案逻辑上是通的,很多方案一拿出来我们就知道这个答案是错的,那就没必要继续了,如果硬要继续,那就要怀疑一下它的动机; - 是否真的懂波卡开发架构:如果连波卡的substrate的开发架构都不懂,都没用过,那说自己在做波卡生态,这个就说不过去了; 最后,一般来说,我给普通投资人一个判断标准,符合的一般可以参与下: - 是否有官方的grant - 估值是否合理,2000万美金以内 - 开发运营是否超过3个月 一般符合以上三个标准的,我们可以看一下。 德邻资本创始人李昆运:波卡生态的大部分项目是在一两年前就开始做的,普通投资者只是看到在波卡上线后,这些项目全部涌现出来,可能在上线时机上蹭了波卡的热点,但是项目本身是很优秀的,蹭热点从营销角度来说本身是一个很好很直接的曝光办法,并不是坏处。 这几个月投资者应该可以看到,不少波卡系项目正在抢占不同细分领域老大哥的地位,比如隐私、社交、数据、物联网、金融等等,提前进入就有先发优势,我们也在鼓励身边的项目方,只要实力允许,就要加快步伐进入波卡生态,应该也有不少团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到后面波卡的落地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多,现在大部分还是入场阶段。 他们的存在都在充实波卡生态,完善生态框架,框架一旦成熟,很多项目会在不同的方向上很自然地连接为一个整体,作为投资者不能太着急。德邻资本在波卡上的发展和布局规划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波卡生态投资里,我们坚持长期主义”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曹寅:其实,虽然说波卡的平行链还没上线,但是很多的波卡生态项目在Substrate开发的,测试网已经可以用了,使用的单链的方式来进行使用,所以大家比如说像达尔文、Acala这些项目,都可以到他们的测试网上来进行使用体验,这些项目肯定不是那种蹭热度的项目。当然其实也不能排除有一些项目蹭热度,但是我们现在其实鼓励项目蹭热度,因为对波卡这样的一个生态来说它需要大量的生态开发者,我们不能说一个开发者,他现在没有产品,就是趁热度,他可能是刚刚进入波卡、刚学习波卡和了解博卡,给他们时间他们肯定会做出来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