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星展银行全球企业银行业务主管陈淑珊:数
时间:2023-10-29 05: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深圳报道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十周年。这些年间,伴随着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强势崛起,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与“绿色丝绸之路”日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发展方向。 近日,星展银行全球企业银行业务主管陈淑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强调,近年来,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2022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在此背景下,星展银行观察到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数字丝绸之路的兴起,也可以称为数字经济的出海。 星展银行(DBS)成立于1968年,由新加坡政府控股,为新加坡最大的银行集团,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陈淑珊提及,在东盟的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度非常高。对于中国科技企业,她给予高度评价。“2023年,我时隔三年再次来到中国,分别去了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三大城市,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行程,但我参观了一些核心商圈、电动车展厅,看到了智能机器人和发达的物流系统等等,充分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和创新精神。” 她称,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科技创新的进步,产业升级的崛起十分引人注目,中国正在将技术和产品输出到海外,给其他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与此同时,伴随着“绿色丝绸之路”的发展,陈淑珊认为转型金融将成为未来银行业务的一个发展重点。她指出,现在转型融资在亚洲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星展银行可以利用自身在转型金融方面的经验与实践,与同业一起推动更多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落地,更好地填补“一带一路”共建项目的资金缺口。 十年丝路的发展,也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陈淑珊认为,“企业及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交易活动日趋频繁,这势必会带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后者又将进一步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在陈淑珊看来,随着中国、东盟和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货币多极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同时她也提醒称,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样,这中间会面临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汇率风险防控等多方面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星展作为一家跨国银行,一直以来积极参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布局,将持续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建设。”陈淑珊表示。 东盟经济具备强大韧性 《21世纪》:你曾提及,新加坡和东盟的坚韧性非常强。能否请你展开谈谈,东盟的坚韧性尤其是经济韧性如何体现? 陈淑珊:即使是在受到疫情持续影响的2022年,东盟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大韧性,2022年增长5.7%。我们预计,东盟经济将在强大的基本面支撑下保持强势增长。 如果将东盟看作一个整体,东盟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2021年东盟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合计约为3.3万亿美元,在亚洲排名第三。 从人口看,截至2021年末,东盟人口总数达到6.73亿,仅次于中国和印度。而且,目前东盟34%的人口由15岁至34岁的年轻人组成,人口红利优势突出,不仅可以为外向型经济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也意味着潜在消费者数量庞大。 我们看到,疫情三年以及庞大的年轻人口给数字技术发展带来了机会。在东盟国家,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数字生产、网络支付等领域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星展银行的金融科技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亚洲推出了先进的实时支付工具,比如新加坡的PayLah,中国香港的PayFast,印尼的BIFAST。 我们认为,尽管全球有很多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的复苏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将成为东盟地区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驱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