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详解智云健康数字医疗底层逻辑 以AI优势赋能产

K图 09955_0

  今年以来,ChatGPT的火爆,点燃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投资热情。当下,相比百模大战,人工智能技术在垂直领域的应用被寄予厚望,人工智能技术与各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增长点。

  2022年,智云健康凭借中国“慢病管理第一股”登陆港股市场,成为互联网医疗赛道为数不多的成功上市的企业之一。凭借在慢病领域布局的先发优势,智云健康已经实现了人工智能和医疗行业的数字化结合,由此赋能医院和药店,实现个人慢病管理、提升患者受益。

  从“百糖大战”中崛起的智云健康久经考验,其发展的锚点在哪里?公司如何把握当前AI浪潮下的机遇?公司数字化业务布局又将扩展至哪里?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智云健康首席医学官刘红樱博士,听其娓娓道来分享智云健康在数字医疗发展历程、布局实践经验和数字化技术进展。

  坚守医院为先战略

  以患者为中心延展业务布局

  “数字化医疗发展到今天,如果一家企业能持续发展下去,那一定是找到了行业发展的痛点和真正的需求,并用数字化的方式去赋能,形成了行得通的商业模式。”刘红樱总结道。

  2014年,智云健康成立。在互联网+医疗的浪潮下,智云健康创始人匡明盯准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病管理市场。

  “糖尿病这类慢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都非常明确。但这类疾病是持续终身的,患者在医院内治疗的过程是短暂的,如何在院外进行有效的长期管理才是真正的难点和痛点。基于这样的考量,智云健康致力于用数字化方式去解决专业化长期管理糖尿病的痛点。”刘红樱向记者介绍。

  回顾往昔,智云健康彼时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快速发展,呈现领域纵深化及细分化的趋势,其中,糖尿病领域的发展最为迅速,备受瞩目的“百糖大战”一度上演。

  此外,数字化慢病管理在中国是否有适宜的生存土壤也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数字化医疗鼻祖WellDoc的成功给国内慢病管理平台以创新的信心。但深刻剖析来看,面对不同医疗支付环境,患者对慢病管理的认知阶段不同,中国版本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平台能否走出来并活下去面临着压力。

  2016年,在匡明的带领下,智云健康进行转型升级,即从竞争白热化的TO C市场转向TOB市场,由此确立了医院为先的战略,并一直被公司所坚定的执行。

  “医疗行业发展的底层商业逻辑和其他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医疗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最大价值,而医生是影响患者决策的最关键角色,他可以影响患者如何去长期管理疾病以及为相应的治疗方式支付买单。就现行的医疗体制而言,最核心的医疗资源的供给侧始终在医院。由此,智云健康开始做医院整体SaaS产品的布局,由此链接医生和患者用户。”刘红樱向记者介绍,智云健康在医院的SaaS业务即智云医汇SaaS,先从糖尿病管理切入,再到整个内分泌科,并已实现向全科室的拓展。

  以医院为先的战略成熟之后,智云健康始终未放弃以患者为中心延伸业务单元。2019年,智云健康开始向院外市场拓展。“如果去观察患者的生命周期,除了院内就诊外,患者还需要更多的在院外进行管理。此外,他还会有很多线上诊疗的诉求,这也就催生了医院之外的场景。于是,智云健康开始布局药店SaaS业务,即智云问诊,为慢病患者提供合理合规的线上化诊疗服务,赋能药店患者的慢病管理,并大幅度提升药店的经营效率。”刘红樱认为,这是一个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生态体系搭建过程。

  医院和药店SaaS系统的布局,让智云健康构建了覆盖院内院外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闭环,也由此具备了强大的药械数字营销能力及链接到庞大医生、患者群体在内的强大医疗服务能力,形成院内解决方案、药店解决方案、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