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不断扩大朋友圈 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开辟新(2)

  余伟文告诉记者,今年2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商贸代表团访问中东,掀起了香港和中东地区对加强两地经贸往来的浓厚兴趣。作为跟进行动之一,香港金管局今年已经出访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加强与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主权基金、金融机构、家族办公室和当地企业的联系,为金融领域长期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打下坚固基础。

  采访中,余伟文称自香港全面通关以来,香港金管局主动出击推广香港金融服务。目前与阿联酋央行成立了 “双边工作小组”,就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央行数字货币、金融基建、央行数码化、虚拟资产发展及监管等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沟通交流。双方亦签订谅解备忘录,促进金融创新方面的共同讨论。

  “我们还计划访问东南亚,主要目标会见当地的中央银行及主要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为香港金融业开拓商机。今年恰逢香港金管局成立30周年,11月初我们会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11月底我们将与国际清算银行合办高级别会议,庆祝其亚太区代表办事处在港成立25周年,也是我们30周年活动的压轴戏,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筹备这两场大型会议,所以今年的日程排的非常满。”余伟文笑言。

  余伟文告诉记者,接下来也有对内地的访问安排,了解内地金融行业支持、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动态,更好地发挥香港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市场力量,推动香港内地金融互联互通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香港凭借其国际金融中心和背靠内地的独特优势,承担连接内地和全球的桥梁角色。余伟文告诉记者,香港金管局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合作,推出并优化多项互联互通机制,一方面助力内地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另一方面为香港的金融业界带来更多机遇。

  比如债券通“北向通”自2017年开通以来备受市场欢迎,2023年首7个月,“北向通”日均交易额达387.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3%;同期,境外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有约七成是经债券通进行的。

  继“北向通”的成功经验,“南向通”于2021年开通,为内地机构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及安全的渠道,多元化配置境外债券资产,也为香港点心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跨境理财通于2021年10月正式落地,首次把互联互通机制扩展至个人投资者领域。截至2023年7月底,已有24家香港合资格银行联同内地合作银行提供“跨境理财通”服务,共有57000多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完成27000多笔跨境汇款,总值超过54亿元人民币。

  此外,“北向互换通”于今年5月成功启动,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便利渠道,通过香港和内地基础设施机构的连接,进入在岸利率互换市场,方便持有内地债券的国际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

  上月,香港金管局宣布新增9家金融机构作为债券通“南向通”做市商,指定做市商由13家增至22家,进一步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余伟文称,接下来还将与内地监管部门共同推动互联互通优化和扩容工作,进一步强化香港的桥梁角色。比如,研究推出更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如离岸国债期货, 以及研究推出更多债券市场常见的流动性管理安排,有助境外投资者盘活北向通下的在岸债券持仓;尽快落实跨境理财通优化措施,例如扩大可投资范围、逐步增加参与机构、优化销售宣传安排等。

  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水平,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并提升跨境零售支付服务便利化水平,余伟文表示,“我们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展开数字人民币跨境零售支付合作,在香港进行数字人民币用作跨境零售支付的测试,以提升跨境支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未来可以为跨境消费提供多一个安全、便捷和创新的选项”。

  三方面加强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功能

  自2004年推出个人人民币银行业务以来,香港一直是内地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可靠的“试验场”,多项具有突破性的在港先行先试举措包括:2007年首次发行点心债;2009年完成首宗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2011年推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RQFII)进一步让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资本市场,以及“股票通”、“债券通”和“跨境理财通”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