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探南岛语族之源寻千年文明之根(2)
时间:2023-10-20 19: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在那个海上交通工具极不发达的时期,面对波涛汹涌的浩瀚海洋,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他们驾驭木舟,从闽江口、平潭岛出发,穿越台湾海峡,追逐着太阳和星辰,驶向了太平洋深处。他们倾听着大海的心跳和脉动,季风将他们送往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他们定居其上,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西方学者将这随风飘荡、随波逐流的漫长旅程形象地称为“风之路”。 2010年7月,一场特殊的“寻根之旅”展开。6名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南岛语族后人登上仿古木舟,从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启程,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一路北上,途经库克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等地,远航1.6万海里,历时4个月后,抵达祖先当年出发的地方——中国福建,在壳丘头遗址,他们种下了一棵象征乡愁的榕树。 此趟回溯祖先迁徙路线的旅程,佐证了从中国乘木舟漂到南太平洋诸岛的可能性。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会长凯达布说:“虽然我们的宗教信仰来自欧洲,但从人类学来讲,我们的根在中国,这是一次回顾历史的历程。” 近些年,随着分子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快速发展,利用DNA测序和分析等技术,科学家们从来自几千年前的人骨DNA中,追踪到了南岛语族基因的发源地。 2014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团队从位于福建闽江口外马祖群岛亮岛上的人骨提取DNA,并以单倍体E为示踪指标,结果清楚地表明,生活在东南亚群岛和近大洋洲地区的南岛语族的基因发源地就在福建沿海。 2020年,全世界最权威学术期刊之一——《科学》发表一项重磅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团队成功在福建的奇和洞、昙石山和溪头遗址的史前人骨中提取了DNA,其研究结果确证,最早的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邻地区,且首次明确将时间追溯到8400年前。 来自世界各地、多种学科交织的研究,让我们描绘南岛语族祖先远征海洋、探索未知的路径也逐渐清晰:距今大约6000年前,居住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先民开始有组织、有规模地驾舟出海、逐浪而徙,第一站抵达台湾登岛而居,距今5000年左右扩散到菲律宾,之后继续向东向南迁徙,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形成了现在分布于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岛屿的南岛语族族群。 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古的福建,是一个哺育和输出海洋文明的地区,是南岛语族的原乡,是史前大航海的摇篮。平潭将开展以壳丘头遗址群为代表的相关考古研究,大力建设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为全面认识海峡两岸的文化渊源,展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演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