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专家明星谱★
时间:2023-10-12 19: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第01版:头版
卫福安村里听“瓜经”
2012年07月11日 查看旧版(2007年11月22日以前)
上一篇
下一篇
小麦专家茹振钢 茹振钢,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小麦技术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作物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曾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河南省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茹振钢教授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院合作项目1项,河南省产粮大省奖励资金项目3项,承担国家“973”“863”子课题(任务)3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1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所主持的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产业化研究与开发”被评为“河南省‘十一五’优秀重大科技专项”。近年来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作物学报》《麦类作物学报》和《西北植物学报》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SCI源期刊发表论文2篇。 茹振钢小麦科研创新团队重点培育和推广了百农矮抗58、百农160等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在河南、安徽、江苏等八省区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百农矮抗58,近年来种植面积迅速上升,最大年种植面积约4000万亩,累计面积达1.4亿多亩,是近两年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近年来,茹振钢教授团队创制了一批兼具抗病抗逆、生态广适、高光效的系列现代品种生态类型,所主持攻关的BNS型杂交小麦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创育出了增产非常显著的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得到国家863、973专家组的关注和认可。目前,BNS型杂交小麦研究工作已进入规模化制种和多点示范阶段,杂种优势强、增产幅度大,有望在不长的时间内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茹振钢教授非常注重开展科学协作及学术交流活动和科研基地建设。另外,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创建“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基地;与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在山西太原建成小麦抗寒性筛选鉴定基地。 咨询热线:0373—3040474 13903732879 地址: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