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师奶炒房 炒成千万富婆(2)
时间:2023-10-12 17: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那时买房都是开发商叫我们买,我们还不乐意去买。”她说,她买房不大会算计,“觉得房子看着舒服,适合自己的气场就合适”。除买的第一第二套房为新房外,付芸此后买的大都是二手房。 2004年时,珠江新城还是一片荒芜。一名朋友出国,设法找到付芸要将200多平方米的复式房卖给她。 “以前复式楼是没人要的,大家都很少买大房,认为够住就行。”但经不住朋友再三劝说,付芸接受了这套复式房。均价7000多元/m 2,总价140多万元。付芸首付了70万元,向银行贷款70万,分10年还清。到如今,这套房子价值已逼近千万元。她将房子放租,“租客长租,只收1万多元/月的租金”。 20年来,付芸平均每两年就买进一套房。限购令出台后,她将投资视线放到不限购的郊区。“总得买点什么的,钱拿在手里会贬值”。亲戚在限购后都去买了商铺,付芸最近也在留意,她打算投资商铺。此外,由于已近退休年龄,她计划到一个适宜养老的地方买套别墅。她看中了南沙。她在等待限购令解除的那一天。 投资客故事2 买下写字楼改公寓 近水楼台先得月。董大伟(化名)大学毕业后从事与房产有关的行业,炒房也顺理成章。 工作5年后,2005年初,他在海珠区滨江街仲凯农学院附近买了人生第一套房。2000多元/m 2,90平方米,全部花费加起来也就22万元。他一次性付清。2006年9月,单位又经手一批房源,董大伟买下一套位于小北路的,“90平方米,总价54万元”。他说,因为房子的特殊性,他同样需要一次性付清房款。2008年,董大伟将第一套房卖了,净攒12万元。此后,开始涉足炒房。 “将房子或商铺买回来,哪怕很漂亮的我也要再装修一次”。董大伟认为,装修后的房子会给人很新的感觉,卖相好,卖价也就更高了。 他不喜欢贷款,“申请贷款最快也要一个月,买方接手贷款也要时间”。他喜欢一次性付清房款,不断地买进房子装修,等房价涨了10%左右就立刻抛售出去,又再去买下一批。“通常情况下,一年资金可以回笼两三次”。 在项目越做越大后,董大伟开始与朋友合作炒房。他们喜欢买下一整层的写字楼,装修分隔成很多套小公寓,再卖出去。他说,他不想被小资金牵涉,所以每次卖房都卖得干干净净,不会给自己留一套。 董大伟说,迄今为止,他所购入的三四十套房子均价都是未曾过万元的,大概在10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土生土长的他将投资区域锁定在市中心,“最远只去过番禺(投资)”。 “虽然房价仍然一直在升,但在这一行,在每个阶段都会有感觉它已在到顶了”。董大伟通常在房子涨幅达到10%就赶紧卖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感觉贷款变得艰难后,他相继将手中的房产抛售精光,前两周才收齐买家的所有房款。 投资客故事3 炒房六年身家千万 不做互联网,不做游戏机,今年33岁的黄君(化名)凭一套房子起步,成为身家千万元的老板。 一口气买了12套房 黄君从2005年涉足房产行业。其时,他还是白云区京溪路一家房产中介的经纪人员,名不见经传。 为方便工作,2005年底,他交了10万元首付,买下恒骏花园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自住。房子均价4000多元,总价40多万元。 买下房子之后,房价一直在升,“很猛”。黄君很想再多买,“可是资金不足”。2007年,见老家增城新塘的房子还处于萌芽阶段,“才3000多元/m 2”,遂回到新塘自立门户开中介公司。2007年4月许,他一气买了两套各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30多万元,首付六七万元便可搞掂。这是他第一次涉足投资房产。 很快,他就尝到甜头。 2007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开始波及中国,到2008年,中介维生艰难,一批中介倒闭,新塘甚至出现“零首付”。 “这对我来说是个契机,我一下子买进12套房,大多数在新塘镇,白云区的合一国际等也有”。黄君说,其时楼市低迷,他买的房价都极其低廉。在2008年底,除自住的以外,他手上已拥有14套房。随着房价不断上升,手上的财富也越聚越多,他的中介公司也一并开始扩张。 2009年,他卖掉六套房子赚了100多万元,又赶紧在新塘买回10套房。他说,当时100平方米的房子首付大概也就5万元左右。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国际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 下一篇:美国发布转基因大豆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