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1的新以太坊,更好的以太坊?(2)
时间:2023-10-12 16: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018年,Polygon团队开始在以太坊上创建Layer2解决方案,其目标是降低以太坊的成本以及满足可扩展性的需求。和传统的Layer2解决方案不同,Polygon将不同的扩容方案结合在一起,如zkRollups、Optimistic Rollups、Validium等,实现一站式Layer2聚合。通过提供简单易用的Polygon SDK开发工具,极大地降低了开发门槛。 2020年5月Polygon推出了Matic,它包含两个组件:一组是PoS侧链变体,称之为“提交链”(commit chain),可以支持智能合约开发,另一组是基于Plasma的入口匝道,用于路由以太坊到Matic侧链交易。Polygon PoS链介于侧链和纯粹的二层扩展解决方案之间,它继承了主链的安全性,将批量交易打包在一起,并在将数据返回到主链之前对它们进行批量确认。 目前Polygon汇集了DeFi、NFT、钱包、预言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等应用和基础设施,其中包括DeFi借贷协议大户Aave、去中心化交易所SushiSwap、自动做市服务商Curve、链上聚合交易所1inch等;NFT项目包含全球最大的NFT数字艺术品交易所Opensea、NFT虚拟游戏Decentraland;预言机包括预言机龙头项目Chainlink、AP13等;数字钱包则囊括了MetaMask、麦子钱包和Fortmatic等应用。 4 Layer2的问题在哪里 Polygon等项目相对解决了以太坊的低效和高成本的问题。它们选择的是Layer2扩容方案:大部分交易都放在以太坊链下的Layer2协议里,通过打包汇总交易提交到以太坊网络。以太坊Layer2方案依赖于以太坊的主网安全性,实际上进一步加强了用户对以太坊的依赖。更重要的是,除了使用量剧增造成的“拥堵”和费用高,以太坊还像web2.0时代的主流平台一样,正凭借其生态优势逐渐“寡头化”形成垄断地位,而这背离了区块链去中心化和社区参与的初衷。 更依赖以太坊的Layer2方案不应是加密世界的最佳选择,Layer2在加强以太坊的“垄断性”,而并没有改变以太坊本身的缺陷。新的网络应更快、更安全、更低成本、更注重隐私,及易于迎接加密市场的新机会,如NFT和元宇宙。最重要的是:这个网络应属于加密社区。 目前,持有改变以太坊观点的部分人们提出以下的主张: 通过继承以太坊,解决与以太坊、以太体系等不同区块链之间兼容问题。通过跨链桥解决资产跨链问题。 通过新的数学逻辑改进共识,提升网络通信效率。 构建一个新的Layer1网络而非Layer2网络, 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对以太坊主网的依赖程度,继而避免中心化。 通过继承以太坊和尽量模块化设计,解决生态迁移和网络升级的问题。 没有创始人、核心开发者,认为最终应通过DAO治理。 5 在Layer1层面改变以太坊 CUN是一条新的Layer1网络。在共识机制方面,CUN选择在第一阶段(起源网)采用具有准入机制的PoA共识,在第二阶段(好望角网)采用PoS+PoA的方式实现具有质押投票机制的准入共识,在第三阶段(新一代网),共识网络将向PoS+PBFT共识转变。 网络启动初期,CUN起源网是具有主网Coin的Layer 1网络,以PoA为准入机制,通过选举多个信任节点参与启动和维护网络,形成节点集合,节点需抵押部分CUNP,区块收集、打包、共识与验证均由该集合中节点执行。 当起源网络节点规模与社区所持CUNP积累到可进行质押投票选举时,CUN将从起源网络进入好望角网络。好望角网络是一个向新一代网络演进的过渡网络,以PoA+PoS为准入机制。 好望角网络一个不同点是引入PoS机制,该阶段以PoS机制加入的节点为社区节点。该阶段将增加大量社区节点加入网络,及通过质押激励机制增加更多CUN生态长期参与者。通过结合PoA+PoS共识,在扩大去中心化同时,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CUN的新一代网络和以太坊一样以PoS为准入机制,不过CUN提出在主链共识阶段采用改进PBFT类算法实现拜占庭容错,并且在此阶段实现DAO治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