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解析区块链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源于比特币社区的区块链技术,不仅为金融机构所重视,也逐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及重要国际组织所关注,在欢呼和质疑声中,渐成声势。比特币为区块链目前最大的一个应用,9月份来自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的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相比八月份上涨37%%。下面将从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扬长避短,用其所能。

一、区块链的优势

1.不可篡改,更安全

在传统信息系统的安全方案中,安全依赖于层层设防的访问控制。和深埋地下的银行金库类似,高价值数据一直在专用机房、专有网络和全方位的安全软件组成的铁桶阵的严密防护之下,API/访问接口则是在铁桶阵上开出的一个个专用进出通道。任何人都必须通过身份认证、鉴权,才能由专用通道进入数据库,读取或者写入数据,并留下历史记录。

保护财产安全,通常有两种途径:藏起来,只有所有者才能拿到,比如黄金;对外宣布财产的所有权,并以法律做背书,比如房产。传统安全方案是第一种思路,区块链则是第二种。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交易的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共享。但由于巧妙的设计并辅以密码学和共识算法,区块链实现了数据库历史记录的不可篡改。实践证明,这样一个数据库可以确保市值达百亿美元的比特币在全球黑客的攻击下,运转稳定。

2.异构多活,高可用

从区块链系统的架构看,每个系统参与方都是一个异地多活节点,远超两地三中心这样的冗余度,是天生的多活系统:每一个全节点都会维护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并且这些数据副本还在不同实体的控制之下,数据通过共识算法保持高度一致。

此外,区块链中的节点通过点对点的通信协议进行交互,在保证通信协议一致的情况下不同节点可由不同开发者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基于不同的架构、实现不同版本的全节点来处理交易。由此构成的软件异构环境确保了即便某个版本的软件出现问题,区块链的整体网络不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其高可用的基石所在。

3.新型协作机制,更高效

对于公司间的大规模多边协作,在区块链应用之前,通常只有两种解决方法。

其一,在多个主体之间向上寻找共同的“上级”机构,由共同的信任中心对整个组织进行协调。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在某些场景中,很难找到一个所有市场参与方共同认可的信任中心;对于一个中心而言,协调事项必然有优先级,不一定能够及时、有效地满足所有协作需求。

其二,通过共同组建一个第三方机构,即所有参与方通过让渡部分权利,共同组建一个第三方机构来完成协作。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第三方机构往往都具有独立性,若制度不能满足其营利和管理需要,第三方机构往往能够成为各参与方的实际权力中心;在第三方机构成立之后,如何吸纳新的成员,如何随着情况发展变化调整各参与方的角色和权力,这些都依赖于大量的谈判和交易。

4.智能合约,更先进

智能合约具有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强制履约的优点。尽管如此,自尼克·萨博1993年提出以来,智能合约始终停留在理念层面。重要原因在于,长久以来没有支持可信代码运行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动强制执行。而区块链第一次让智能合约的构想成为现实。

因此,智能合约一旦被部署到区块链上,程序的代码和数据就是公开透明的,无法被篡改,并且一定会按照预先定义的逻辑去执行,产生预期中的结果。如果基于代码的智能合约能够被法律体系所认可,那么依托程序的自动化优势,通过组合串联不同的智能合约,达到不同的目的,能够使我们加速走向更为高效的商业社会。

二、区块链的劣势

1.性能问题有待突破

从目前的情况看,区块链的性能问题主要体现为吞吐量和存储带宽的矛盾。

在联盟链中,因为参与记账的节点可选可控,最弱节点的能力上限不会太低,并且可以通过资源投入获得改善,再针对性地替换掉共识算法等组件最终获得性能的全方位提升。但作为智能合约基础支撑的联盟链另有考验:智能合约运行时会互相调用并读写区块数据,因此交易的处理时序特别重要,节点在处理或者验证交易的时候无法并行,只能逐笔进行,这会制约节点的处理能力。

2.隐私保护有待加强

传统上数据是保存在中心服务器上的,由系统运营方保护数据隐私。但在公有链中,没有中心化的运营方,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这也意味着公有链的数据库是透明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