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眾議5G套餐:手機資費之外更應關注行業應用(2)
时间:2023-10-11 08: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丁海煜:與龐大的4G網絡相比,5G建網還處於初級階段。希望得到全社會的大力支持,深化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提供更優惠的用電政策等,降低網絡建設成本,提高我國5G網絡的部署效率。目前5G第一版標准(3GPP R15)已經完成,第二版標准R16正在緊鑼密鼓制定過程中,演進標准R17也正在規劃之中。今后5G網絡性能會進一步增強,頻譜會進一步擴展,網絡整體能力會進一步提升。對垂直行業應用的支持是5G的最重要特色之一,目前雖然已經開展了大量聯合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距離大力提升行業信息化水平,推動轉型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陳山枝:首先是5G相關的技術路線將更加靈活,包括NSA和SA策略的選擇,4G�5G多模共存,以及端到端切片帶來的網絡復雜性﹔5G網絡覆蓋較難,建設成本高,對基站設計和網絡規劃都帶來挑戰﹔殺手級應用還未出現﹔商業模式也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包括基於流量、鏈接、解決方案、網絡切片的收費都待探索。 新京報:聯通與電信共建共享5G網絡,能否讓人們更快更好地用上5G網絡? 嚴斌峰:聯通與電信的共建共享,特點在於網絡資源共享,而雙方用戶歸屬不變,品牌和業務運營仍然保持獨立。這樣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有助於降低5G網絡建設和運維成本,高效實現5G網絡覆蓋,特別是雙方連續的5G頻率共享,有利於增強網絡的性能﹔另一方面,能夠保持雙方業務運營和品牌經營的靈活性和差異化,進而快速形成5G服務能力,增強5G網絡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提升網絡效益和資產運營效率,達成雙方的互利共贏。因此,從大局和長遠來看,5G網絡的共建共享帶來的市場格局和競爭態勢將朝著有利於行業、有利於用戶的方向發展。 陳山枝:“共建共享”的好處主要在於降低成本,運營商建設5G基站的成本壓力還是挺大的。同時,能耗成本也是一個挑戰,因為現在運營商每年的能耗支出基本上能達到百億元,所以“共建共享”對於降低建設成本、運維成本、能耗成本都是好處。我覺得,將來最大的挑戰是在“共建共享”的管理、運營。 5G在網絡、終端和應用方面的突破值得期待 新京報:5G能給千行百業帶來哪些機會? 陳山枝:到2025年,5G將帶動總產出6.3萬億,經濟增加值1.1萬億,就業機會400萬個,5G時代就是萬物互聯智能新時代,產業互聯網會迎來發展,同時5G將帶來智能互聯、信息整合、人機協作、數據決策等。 王志勤:5G技術的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能力等特點,可以適用於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多種場景,它將不僅服務於個人用戶,還將服務於許多行業客戶。運營企業將圍繞不同主體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可能是未來市場競爭的重點。 嚴斌峰:目前,全球已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網絡連接是數字化的先決條件。在千行百業的智能化轉型中,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將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智能連接,它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創新,將創造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例如,5G與制造業的結合,將解決傳統制造企業向智能制造轉型時對於無線網絡連接的需求,高效完成產品調配、生產規劃、質量檢測等多個環節的智能化制造。 新京報:對明年的5G用戶規模和產業發展有哪些期待? 嚴斌峰:希望明年有更多的用戶能夠體驗到5G優質、高速的網絡,希望中國聯通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努力推進5G網絡的演進成熟,早日實現手機5G化、手機通用化、價格民眾化及終端泛在化,共創5G價值,賦能千百行業,攜手邁進萬物智聯新時代。 陳山枝:明年我主要關注,第一,5G網絡建設,最重要的還是5G網絡的覆蓋要達到一定程度﹔第二,明年可能會有一些手機等5G終端的出現,普通消費者相對能接受的消費終端的出現,這些消費終端的出現也會推動5G的應用﹔第三,明年更多、更重要的是5G相關行業應用的示范出現。(新京報記者 許諾 陳維城 程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