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师Chris昨天冲击“24小时不停地跑” 学生家
时间:2023-10-09 17: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本报讯 记者 刘晶晶 昨天是中国的高考日,很多孩子在笔尖上主宰着自己的命运。来自美国的Chris Gibbs则用脚尖为一群远在尼泊尔的孩子们造梦。早上8:15,他如约上阵,在包玉刚实验学校松江校区的300米跑道上迈出了第一步。漫长的24小时奔跑计时开始,秒表将停在明天上午的8:15。 有人这样评论:“今天有人在高考,有人在跑步。希望老师心愿达成!相信会影响很多孩子们一生的价值观。” 到晚饭点,跑了182圈 站在跑道上的Chris表情很酷。“哦,天气有些闷热。”他说,4天前他就对天气不关心了。“雨和云?很好,我可以很凉快了。阳光明媚?太好了,那肯定能比去年夏天的沙漠更凉爽。”经历过沙漠穿越的Chris打定主意,无论是什么天气,都会用“COOL”来评论。 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他的同事们,也是他最大的支持者和后盾,帮他做足了准备,储备物质打理得井井有条。跑道旁的桌子上有香蕉、巧克力,最多的当然还是矿泉水,放在最靠近跑道的桌角,跑过去时伸手就能拿到。还有一些衣服。鞋子他只准备了一双,Chris挑了双最舒服的,看上去很旧,但是贴脚。 “我一直很放松。跃跃欲试。”早上8:15分开跑前,他说。然后他开始了奔跑。那之后他就不太说话了。上午10:34,Chris的24小时长跑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围绕着跑道,他已经跑了58圈。他并不孤独。上体育课的学生们在另一名体育老师带领下开始“助跑”:每个孩子选择自己的伙伴,一起在跑道上陪跑。这成为这堂课的内容:“既能让他们在精神层面理解慈善和关怀他人的意义,在身体层面也能做一个切身感受。”老师说。 下午13:00,Chris的24小时慈善跑完成的第5小时,他跑了115圈,40公里左右。大概是从包玉刚学校长宁校区到松江校区的距离。Chris衣物全湿,但他的步伐不紧不慢。为了调整身体,他跑两圈走一圈。“我觉得还可以。现在说辛苦还太早!”他说。 下午14:00,6个小时过去,Chris已经跑了145圈,每圈325米,相当于一个马拉松的距离。Shirly告诉记者:“中午时我有点担心,他看上去很累,在喝大量的水,腿后部的肌肉也紧张,但现在看上去好多了。” 截至昨天下午18点,Chris已经跑了182圈,将近60公里。“跑完之后,你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又是一边的Mike老师代为回答:“跑完之后,我们会把他抬回宿舍。” 家长每隔4小时来陪跑一次 昨天早上8:15,和Chris同时起跑的还有杨女士和她的先生。他们的孩子Peter是包玉刚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的学生。杨女士跑了一圈,先生多跑了几圈。“前天我才得知这件事,早点知道的话,我可以提早一点多练习练习,也能陪Chris多跑几圈。”杨女士有些后悔。 前天晚上,Peter告诉妈妈第二天一早一定要5:40就把他叫醒。他们家住在松江,离包玉刚学校中学部仅一条马路之隔,但Peter要去的小学部却在长宁。他每天都是6:00起床,然后赶6:30的学校教师班车去长宁。昨天他提前了20分钟起床,因为他要去给Chris拍视频。作为小学的信息编程员,Peter要把Chris老师起跑前的影像带到小学部,放给同学们看。 Peter只上过Chris的一堂课,是中学课程体验时的一课。但他很快迷上Chris,“他风趣幽默,可有意思了。”他对妈妈说。24小时跑的疯狂计划被他得知后,他又一次主动向妈妈提出,阅读10本书,换取来的奖励,他要捐给Chris的奔跑计划。 “我是前天晚上去Chris的网站上看完他全部的日记的。和儿子一样,我也被他打动了。”杨女士说,“他的这一计划,不仅要有非凡的毅力,而且还要有科学的准备。可以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的奇思妙想,要想实现必须付出努力,同时也要了解自己,制订合理的规划,才有可能完成。” 因为家离得近,昨天,送走儿子后,她和先生成为了最早“陪跑”的人。先生去上班之后,杨女士又每隔4个小时来一趟学校,陪着Chris跑一圈。“只是想让他知道,我们在默默的支持他。” 搭帐篷陪他度过长夜 中午饭点,操场上放着音乐,到处可闻“加油”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来到操场上给Chris老师加油助阵。很多同学都捐了款。7年级学生Alex和Lucas像个小男子汉一样,陪同Chris跑了50圈,他们的同学Water稍后加入,跑了40圈。 下午3点刚过,包玉刚学校创办人之一,苏文骏先生也来到了操场助跑。他说这是别具意义的跑步。苏文骏说:“我常常跑步,而今天下午我的半个小时跑步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现场不断有学生、员工、家长陪Chris老师跑一段,表示支持和激励。我很荣幸也能有机会加入这个爱心传递的队伍!”刚刚下课的孩子们给予了他同样的掌声鼓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