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价值罗伟广爱上举牌 价值投资还是转移视线?(2)
时间:2023-10-09 16: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罗伟广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新价值的举牌基金多参股一些很好的二级市场的重组平台,小市值的公司先入股,甚至拿大股东、二股东的位子,再慢慢帮它运作并购。股灾之后很多公司股价跌了70%-80%,很多跌到20亿市值的公司是一个很好的重组对象。” 多重因素致举牌潮起 丹阳投资首席投资官康水跃认为,机构扫货举牌目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财务投资,谋求的是财务收益,毕竟股灾已经制造了不少的廉价筹码。第二种是战略投资,谋求的是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等运作而带来的收益。 康水跃分析,今年以来,共有7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被各路资金举牌,涉及金额超过1000亿元。而股灾后的举牌大戏更是火热。先是中科招商举牌保诚股份、朗科科技、国农科技等十余家上市公司,后是前海人寿举牌万科A、中炬高新等8家上市公司,到了11月份广东新价值举牌科斯伍德等四家上市公司。“这些被举牌的公司通常都会走出一段强劲的多头行情,涨幅比市场平均水平大。” 而市场资深人士、财经作家赵玉好则认为,机构能够巨资买入标的,必然是觉得有利可图,看好公司目前估值,希望快速抢年终反弹等方面的考虑。此外,被机构介入的标的至少基本面不会太差,尤其是被保险资金这类稳健性资金举牌的个股。但是,这些大资金以稳健为主,举牌后通常会遵循中长线价值投资,短期内收益率不一定会非常可观。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也表示,近期的“举牌”事件主要集中在化工、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领域,而在目前的A股市场中,这些板块的估值还比较低,但它们的核心资产事实上具有很高的资产价值,变现也较为容易,因此引发产业资本频繁的“举牌”,这既说明当前资本市场部分领域的价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也说明证券市场的资本平台被实业资本所青睐。 还有一种因素也推动着此类现象的频繁出现,那就是如何尽早收复股市震荡引发的净值亏损。有私募人士透露,近期投资者层面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明确表示,如果私募基金团队无法依靠近期的市场反弹弥补亏损,他们考虑将资金赎回,转投其他策略类型产品,以获得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而这也促使一些私募不得不发动凌厉攻势。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业内人士都认为,目前股权投资造富已经成为大部分私募和机构的共识,私募力量肯定会借力深度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和产业整合,未来资本市场的举牌浪潮不会减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