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移动支付三足鼎立,银联开始深入我们生活中

如今就算身无分文,在中国各大城市甚至城镇乡村,上至超市、便利店,下至小贩、路边摊,只要一台手机就可以买到任何你想买的商品。有玩笑称,现在不懂二维码付款的人甚至连乞讨都很难,移动支付已悄然颠覆了我们日常消费的支付方式。1

科技改变生活,移动支付时代已来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移动支付的时代已经到来,据联合国旗下机构"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报告称,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2.9万亿美元,在过去4年中增长了20倍,与世界第一金融大国美国相比,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大约为美国同期的50倍。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中国快速普及,为移动支付的兴起打下最为重要的基础。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550万人,手机超越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4.62亿人,较2015年增长30.1%;预计2017年累计用户规模有望达5.6亿人。随着移动支付巨头进一步发力线下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支付将进一步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用户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而随着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极大丰富,2016年移动支付规模达157.6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45.6%。iiMedia Research认为,未来移动支付出海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短期内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2

“两强”争霸 变三国鼎立

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扩张,一方面给参与者看似无限的机会;另一方面激烈竞争也带来无限的挑战。在逐渐开放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国支付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从中国市场来看,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易观智库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091亿, 目前支付宝、微信稳居移动支付市场“双雄”位置。

到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预计将达到百万亿元规模,“双巨头”格局一时难以被撼动,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也在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银联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于这块蛋糕的瓜分欲望愈发强烈。中国银联一方面加快探索自身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与外部伙伴合作的方式不断推出各类支付产品,这些行动均显示出其“重返”国内支付市场头把交椅的决心。

身为二维码支付的研发者和传统支付领域的“老大哥”,银联在功能开发上下足了功夫,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了银联二维码产品。银联推出的二维码全景支付功能足够强大,且主打安全和便捷,其二维码的生成是根据支付环境、用户消费习惯和交易金额形成,安全系数非常高。”据业内人士介绍,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二维码相比,银联的二维码采用了Token令牌技术,是具备金融安全级别的支付产品,达到了央行和国际的EMVCo标准要求。

未来随着高频支付场景的拓展,银联有望冲出重围“重返”市场顶端,与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相互角力争食万亿移动支付大蛋糕。据业内人透露,银联在近期将联合银行业,共同研发推出的移动支付战略产品,此产品将集合全方位的移动支付场景以及各大银行的优惠信息,在给消费者提供极致支付体验的同时,也有望打造新的支付市场格局。

由此可见,移动支付的下一个战场将是支付场景的争夺。而银联想要改变移动支付“两强”争霸局面,必定需要在场景营销活动上发力,在这一战场中,最大的受益者将会是普通消费者。

3

无活动不营销,银联将优惠进行到底

近年来,电商主题日营销有蔓延之势,从圣诞、元旦大促到双11、双12,均有不同侧重的主题日营销活动。商业的驱动,终究离不开优惠补贴,为了抢夺用户,往往会是商家折扣叠加移动支付给予的优惠,作为旨在塑造移动支付新格局的银联,肯定不会错过这场盛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