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IP属地是网络现实需求 普通用户使用代理I(2)
时间:2023-10-07 01: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个人信息和隐私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隐私权肯定属于个人信息,但个人信息却不都属于隐私,如个人姓名,属于个人信息,但不属于个人隐私。”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团成员、北京实现者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晓晶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现行法律并没有对两者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区分,也没有规定隐私权的具体范围。我认为,非经法律授权或个人同意,不得向社会公开的或者不得向第三者披露的个人信息,均属于个人隐私权的范围。” 他表示,按照《民法典》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 普通用户使用代理IP有风险 对普通用户来说,修改IP属地、使用代理IP是有风险的。 非法IP代理是公安机关的严打对象。公安部“净网2021”行动,就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非法网络电视平台146个,关停非法宽带线路1.3万余条、宽带上网账号5000余个。 对于普通网民使用IP代理上网,虽然没有相关的处罚规定,但使用代理IP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性。葛健表示:“网友们发送的请求会经过代理服务器传递,而免费代理IP一旦被网络黑客利用,网友通过免费代理IP产生的浏览记录、账号密码等用户信息,就都有可能泄露。” 此外,有时候IP属地显示和实际情况不符,也并不奇怪。 微信公众号“小杂的咖啡馆”博主,在公开IP地址后,每次都要在文中写一句“发表于北京”。但她的IP一会儿显示河北、一会儿显示天津,她跟粉丝不停地解释:“真的发表于北京朝阳区。”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据多家平台解释,公开的账号IP属地,为用户最近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账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 “这是运营商信号在临近省份飘移造成的。信号地址本来就会有少量的偏差,有时候还会偏到更远的地方去。”刘兴亮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