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只做交易所未来必死?这位区块链创业者是这样做的(2)

  所以技术上不会认为哪个交易所做得早,就做得好。而是哪一个交易所能够更谨慎,不会为了流水去上各种各样的币,不会为了手续费而怂恿炒卖。国内有的交易所什么币都上,这是目前行业最大的问题,很不合理。不管你团队有多少人,也没法每天都看完所有项目,了解其团队在做什么,背后的投资人在做什么。

  我在进入公司后,做了一个很严谨的表格,里面分五个维度:项目背景、团队、投资人、进度、首发。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分,一个项目不到多少分我们就不上。今天市面上有几千个币,但是我们这里曾拒绝上币100多个,现在只上了40多个,这40多个项目,大部分是耳熟能详的基础币,比如BTC、ETH、LTC等。

  交易所最核心的是安全和体验

  我们之所以决定做交易所,是因为底层基本处于垄断,各种代币最后需要到交易所来产生价值,交易所是行业的上游,是各种信息的汇聚处。因而交易所的核心是安全,有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应用,和整体的体验。

  在我们团队里,有腾讯、迅雷的技术专家,更为关键的是,项目一开始就按照美国塞班斯法案要求来做IT审计,技术在服务器上的每个操作都是可审计的,程序的每条sql都是可审计的。实现一个安全高效的交易所,给用户更安全的保障。另外交易所的价值从行业来说现阶段它实现了从法币到代币的兑换,以及各种币与币之间的兑换,初步实现价值的传递。

  不管是交易所,还是其他应用,都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核心特征密不可分。最近Facebook 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闹得沸沸扬扬,就是因为现在互联网的弊端造成的。这个问题区块链可以带来明显改善:

  第一,区块链为保证账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有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第二,区块链有共识机制,保证记录有效性。多个记账节点须达成共识才能确认记录有效。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和篡改全网的大部分数据几乎不可能,也就杜绝了造假的可能性。

  第三,区块链还有智能合约机制。智能合约是基于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以金融和交易为例,如果每个人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欺诈等事件就可以大大减少。

  除了安全,我过去的经历告诉我,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我们的用户在哪里?现在近70%是中国大陆的用户,海外用户分布比较散有美国、俄罗斯、越南等。选择在新加坡注册上线,一大原因就是考虑到用户体验。服务好这些用户,除了本地服务意识,前提是没有语言障碍,目前可选的地方不多,诸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香港等。

  另一个原因是政府的政策,这里面目前最开放的就是新加坡的政策,它欢迎技术人才,为其提供各种补贴跟扶持。

  智能投顾可分散风险,帮助用户配置数字资产

  从长期来看,交易所对我个人来说,长远而言并不是特别看好的一块。但是我们必须要做,考虑要素很多,而且团队也认为这是很必要的,我相信这个过度是在一个发展阶段内,是必须需要的。但是长远发展,从长期来看我们应该做智能投顾,这在未来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交易所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怎么赚钱,其实比较简单,它赚取用户交易的手续费,还加上各种杠杆的利息,就是中间的交易成本收费。但是我们的交易所目前并不赚钱,因为我们团队并不想用这个来赚钱,也没有必要用这个赚钱,手续费和上架费我们都可以免掉。

  如果一个项目很好,他的币想上交易所,很多平台都要收取上币费,这笔费用会高达5000万人民币左右,然后才能进入到交易渠道。但我们的交易所这边不需要,我们交易所是用来维护这些用户的,我们最后的模式要做的是智能和投顾。

  做智能投顾的原因很简单,投顾就是投资顾问,区块链行业交易所交易都是7*24小时可交易的,并且无限涨跌,普通用户很难全程盯着。并且随着币种越来越多,也难以获取更加全面的消息。我们用了几个月就累积了十万用户,两亿的交易量,通过智能投顾用户可以分散风险,由个人散户炒股变成机构炒股,并且实现更加全面的数字资产配置,更加轻松不用去盯盘。未来单纯的交易所会因为用户需求的多变,币种的多样化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