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普銀幣”騙局:以區塊鏈為幌子行非法集資之實

  一則警方通報,將數千人的“發財夢”徹底打碎。

  近日,深圳南山警方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一起以發行虛擬貨幣為名、行詐騙之實的集資詐騙案。涉案虛擬貨幣為“普銀幣”,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普銀公司”)通過其官網和收購的“趣錢網”P2P平台發行。

  據警方通報,目前“普銀幣”受害者超3000人,涉案金額約3.07億元,最高單個損失約300萬元。警方已於3月28日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目前正在追討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繳贓款。

  普銀公司究竟用什麼辦法蒙蔽了投資人的雙眼?

  法人代表混跡於區塊鏈圈

  工商信息顯示,普銀公司成立於2015年,法定代表人是葉強,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區塊鏈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茶葉技術的開發與銷售等。

  在區塊鏈圈,葉強有一定知名度,《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多位區塊鏈業內知名人士處了解到,他們都曾與之有過不同程度的接觸與合作。

  天眼查信息顯示,葉強還與其他多家“區塊鏈”公司相關,其也是貴陽區塊鏈金融有限公司、深圳引力波區塊鏈有限公司的法人。而貴陽區塊鏈金融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深圳豐匯國際彩寶有限公司,也是普銀公司的股東。

  葉強還曾以引力波(Absorb)開放性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項目創始人的身份接受了媒體專訪,稱力求讓引力波成為區塊鏈研發和應用生態圈的試驗田。此外,2017年7月29日,葉強還以貴陽區塊鏈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的身份,與ICOCOIN創始人楊林科、北美區塊鏈協會會長蘭波等在上海共同發起中國區塊鏈產業沙盒自律聯盟。

  目前,引力波還處於正常運營狀態﹔而中國區塊鏈產業沙盒自律聯盟近期已無音訊。

  《國際金融報》記者撥打了引力波的客服電話。接電話的人士自稱與葉強走得很近。該人士告訴記者,葉強目前不在內地,其奔走於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之間,在忙關於社區平台搭建的事情。

  普銀公司出事了,法人代表葉強不受影響?

  對於記者的疑惑,該人士強調,事實上,葉強與普銀公司只是“合同雇佣關系”。據該人士稱,葉強主要負責技術部分,更多擔任的是顧問角色,而普銀公司高管主要負責市場營銷。葉強在公司中並無太多話語權,更別說碰到核心的資金。

  “早在2017年1月,葉強就已經與普銀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自己出來單干了。”上述人士表示。

  但是,葉強至今仍擔任普銀公司的法人,這又如何解釋呢?對此,該人士表示,“具體情況並不清楚。”

  根據通報,今年3月28日,南山區警方對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集資詐騙案收網,成功抓獲潘某東、熊某龍等犯罪嫌疑人6名。目前,警方正在追蹤其他犯罪嫌疑人及追繳贓款,為受害人最大程度挽回損失。警方也督促其他在逃犯罪嫌疑人盡快投案自首,主動退贓,爭取從寬處理。

  或許,這一切至少要等到葉強本人回國,才能解釋清楚。

  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套利

  法人代表葉強的確混跡於區塊鏈圈,但普銀公司發行的“普銀幣”,就真的因此與區塊鏈相關嗎?

  目前,普銀公司的官網已無法打開。而趣錢網上至今還挂著合作機構普銀公司的簡介:其號稱是國內首批集合理論、技術、市場開拓三位一體的區塊鏈產業推廣機構。

  經警方調查發現,普銀公司通過互聯網、社交軟件等平台。對外宣稱其發布的“普洱幣”(后更名為普銀幣),是一種以百億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聚幣網(虛擬交易平台)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但據一位幣圈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在幣圈,有三種幣很吸引人卻又“碰不得”,即“山寨幣”、“空氣幣”和“傳銷幣”,它們是是價格波動最大、風險最大的幣種。而“普洱幣”就是一種“空氣幣”。

  該幣圈人士解釋稱,所謂“空氣幣”的特征,就是不僅可能無限增發,而且有可能並未實際應用到區塊鏈技術,連白皮書都沒有,完全沒有價值。

  警方的通報則更進一步揭露了普銀幣的詐騙手段。通報顯示,經偵查,數字貨幣價格波動是由普銀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操作,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而公司為吸引更多投資人,在發布會上承諾將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通過兩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擴大100倍,並宣稱補充100億元的藏茶作為支撐。而實際上,隻有少量的庫存藏茶。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后,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損失慘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