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和人血馒头:“吃下去罢
时间:2023-10-03 02: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1919年,鲁迅创作了小说《药》,让中国人知道了“人血馒头”这种东西。按照旧时中医的说法,人血能治肺痨(《本草拾遗》),小说里的华老栓,倾家荡产向刽子手买来了蘸着被斩首的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以期治好儿子的肺痨病。 对于人血馒头的获得与使用,小说中的角色都很坦然。华老栓庆幸自己为儿子买来了一线生机,刽子手康大叔赚的盆满钵满,闲人看客们感叹和唾弃革命者的疯癫,并为今天拥有了新鲜谈资而兴奋。 革命者夏瑜的死,为这些与他无冤无仇的人赢得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没有人为一个生命的逝去而感伤,所有人都从中得了利。对于一个陌生年轻人的死,大家都很满意。 从这篇小说之后,“人血馒头”就拥有了新的含义——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用他人的鲜血,为自己谋利。 百年以来,人血馒头的吃法花样翻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诀窍。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2年12月7日的白宫记者招待室,这一天,珍珠港事件爆发,得到这个爆炸性消息的记者们难掩兴奋,争先恐后的冲向新闻发布室,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国家被卷入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并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如果媒体能对新闻热点说上一句情话的话,那应该是《纸牌屋》中的男主所说的那句话:“我爱你,胜过鲨鱼爱鲜血”。 5月5日,郑州一名祥鹏航空的空姐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顺风车司机残忍杀害,一时之间,在“空姐”“滴滴”“奸杀”等几个引人瞩目的关键词的推动下,新闻迅速传播,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热点。 对于这样的一个爆炸性话题,各路媒体自然不能放过。除了传统媒体的跟踪报道之外,网络自媒体没有力量寻找新闻,就只能评论新闻了。 在各路自媒体的评论中,惋惜者有之,愤怒者有之,声讨者也有之。这些行为都是正常的热点追踪,无可厚非。但在其中,有一些自媒体的行为则相当难看。 千万粉丝大号“二更食堂”在事件之后,发布了这样一条推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个文风。 这种黄色小说般的描写,的确为该公众号获得超高的点击率,不过弄巧成拙——该文章遭到了全网的铺天盖地的声讨,腾讯封停平台,网信办约谈公司,5月13日晚,迫于内外压力,二更创始人宣布永久关停二更食堂公众号并解雇主要负责人。 煽动情绪来消费死者,二更食堂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只不过是被捉住了而已。 同样的事件,公众号“有格”也更新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做《21岁空姐滴滴打车遇害,父亲失声痛哭,这个世界怎么了?》。 文章内容如下: 作者声泪俱下的指责了滴滴司机的暴行和滴滴公司的漏洞,极其愤怒,读者们都为作者的正义感而感动。 直到流传出这个: 明面上悲愤交加的指责凶手,暗地里奔走相告的庆祝百万+,应该说,文章作者是感谢死者的,因为死者为他们贡献了一个好热点。 说到底,生意,不过都是生意而已。 华老栓用斩首的血为儿子治病,一些自媒体用遇害者的血为自己涨粉,虽然性质同样可憎,但后者的目的和手段更为卑劣。 对于一些自媒体作者来说,只要能够引人瞩目,只要能够煽动情绪,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都是无所谓的一件事。华老栓与康大叔,是不会考虑夏四奶奶的感受的。 没有人记得第一篇煽动情绪的洗脑文是从哪出现的,只知道这些年来这种文章占据了自媒体的主流。有劝女孩成为男人附属品的《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也有劝女孩要“作”才能得到幸福的《他有多爱你,就看能多容忍你作》,也有竖起靶子自己打的《致LowB》、《致***》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拥有一个显眼的标题,都让一些读者看的很爽。 至于那些读者们回去会不会和男朋友大吵一架要钱要房要供养,会不会和身边的同事们断交拉黑say goodbye ,那就不是自媒体作者所要考虑的问题了。 此即所谓,吃人血馒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