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单打的时代已过? 区块链从“公链明星队”转向“跨链天团”(2)
时间:2023-10-03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区块链的“新大陆”上,任何技术的革新都在尝试和摸索中进行。相比成熟的互联网,链界没有“巨人的肩膀”。同样,在跨链的复杂领域,各个项目都采用了不尽相同的方式,破解技术实现的路径。
从根本目的看,跨链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将各个公链的“账本”实现互通。举例来说,ETH可以在跨链体系中转换成BTC,而不需要大费周章地通过充提币、买卖交换实现。
从“解题思路”来看,Polkadot和Cosmos的想法完全不同。
Cosmos采用区块链间通信协议(IBC)来建立区块链的互操性,这类似于互联网的TCP/IP通信协议。由于之前的很多区块链网络(如BTC)并不支持IBC,因此Cosmos使用了“挂钩分区(PegZones)”将这些区块链连接到Cosmos枢纽(Hub)中,用标准化的语言让这些区块链实现相互通信。 Cosmos网络示意图
通俗点说,Cosmos提供了一种统一规范的账本结构,各个公链依旧是分别记账,但最终这些账目都会记在一个规范的账本里,所有体系中的人都可以沟通和理解。
从理念上看,Cosmos强调“自治”,在枢纽和分区上,各自的验证人节点不同,需要每个参与者自行维护安全。
Polkadot的思路是创造一个团结共治的跨链生态。从技术上讲,Polkadot由一系列的平行链(平行链处理交易,并将其结果转移到原始区块链上)、中继链(即连接平行链并确保其安全性的中心组件)以及将Polkadot连接到外部区块链的转接桥(Bridge)组成。
以记账为例,Polkadot会“派人(验证人节点)”到各个生态合作伙伴中记账,再把这些账本链接起来,以此实现数据和价值互通。
在安全性上,Polkadot强调整体安全,全局联动;而Cosmos的各个分区之间相对独立。
BEPAL创始人胡园泉认为,Polkadot的异构多链设计保证了多链的可伸缩性、安全一致性和可信任的通讯协议。而Cosmos更像是仅仅把多种不同设计的独立链串联起来,并使其可以相互通讯。
“有一个不恰当但是很形象的比喻,Cosmos是建立一个记账模版实现跨链,而Polkadot是派出一队人马去各个公链建立自己的账本实现跨链。”
当然,任何技术的迭代都无法一蹴而就,到底Polkadot和Cosmos的两种解题思路谁更符合需求,还存在争议。
单从落地速度来看,Cosmos领先了Polkadot一个身位。除了主网已上线之外,CosmosSDK已经开始被业内所应用。最 的例子是,今年上线的币安链采用了CosmosSDK功能,根据币安官方所述,该功能可用来实现基本代币交易的“Bank”角色。
Polkadot目前还处在主网上线前夕的准备工作中。几个月前,GavinWood透露,Polkadot主网预计在今年底推出。按进度来看,目前其主网接近完成功能完整性,已进入或即将进入第三方审计,审计后才会正式发布。
不过,目前被称为“Polkadot0.5”版本的实验性网络Kusama已经上线,且已经有一些项目方接入了Kusama平行链进行测试,共同排查和解决未知问题。
元年之后区块链3.0何时来?
除了“跨链双雄”之外,还有不少跨链项目也在2019年崭露头角,如Irisnet、Aion、ICON等。从市场反应来看,今年区块链的主舞台属于“跨链天团”。
纵观区块链的发展,你会发现这并非是巧合:公链阵营已经过多轮洗牌,但现存公链仍各自独立运行,开发者尝试以分片等技术攻克“不可能三角”,效果并不理想。瓶颈期中,极客们也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火币研究院将2019年称为跨链平台落地的元年。对照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这可能会成为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
ChainX联合创始人郭光华将Polkadot等跨链项目的诞生视作“区块链3.0”的开启:一个多链互相操作的智能合约时代将到来。“此前,区块链1.0是以BTC为代表的数字公有链货币时代;区块链2.0是以ETH、EOS为代表的单链智能合约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