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中的突围: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四人展开幕(2)
时间:2023-09-29 07: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011年至今,刘大地多次参展洛杉矶艺术博览会 LA ART SHOW ,作品广受好评,且先后参展了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2015上海摄影博览会(PHOTO SHANGHAI 2015)、ADCCLA艺术交流展,更受邀参加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主办的第九届国际摄影技术双年研讨会(9th biennial alternative photograph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并做了主题演讲。 据悉,此次展出的刘大地的《项目-II》、《项目-III》,还将运抵洛杉矶,参加2019年洛杉矶艺术博览会。 史国瑞针孔中的城市 没有镜头,没有相机,他登上黄浦江对岸酒店最高层,将窗户全部封闭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孔,迎接外部的光,他静静等待6个小时,完成了《新上海》的创作,而这种古老的摄影方式在全世界仅有三五位艺术家在使用。 史国瑞,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针孔摄影家,曾用暗箱摄影的方式完成了《金山岭长城》《珠穆朗玛峰》等巨幅暗箱摄影作品的创作,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他的作品被巴黎国家当代艺术基金,美国旧金山迪扬美术馆,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美术馆,美国迈阿密Cisneros Fontanals基金会等多个国家的美术馆收藏。 此次大都会展出了史国瑞老师的《延安》、《新上海》、《北京CBD》,从革命根据地,到大上海,再到北京,用光呈现的城市建筑,清晰的深浅、灰度,像一场历史流动的叙事。 王川像素的变换 王川是活跃在一线的当代摄影艺术家及策展人,199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2000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MAVA研究生班(与中央美术学院合办),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规划处处长。在学术方面强调将摄影作为视觉媒介进行考察、解读并展开实践探索,同时在个人艺术实践中持续关注“中国传统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形态”主题和基于摄影媒介和语言的探索。 王川侧重于对摄影的历时性与共识性的研究,用当代的风格体现历史性,数码和马赛克,将有历史感的画面做一个调换。此次参展的《火》、《突厥人》、《北朝》、《自在》等作品反映了王川近些年来文化关照,他对于图像的符号化处理,对历史片面化、碎片化的撷取与不同的文化板块之间的跳跃,看似偶然遭遇式的甚至无厘头式的无关联背后,却隐含着内在的、激烈的甚至对抗的张力关系。 本次展览的四位艺术家,恰好都与造型(绘画、设计)艺术有着学缘上的关联,从不同的层面,给予摄影以自身美学意义上深层的文化关照,并从观念、立场、材质及其边界的外延与内涵等方面分别作出深入的阐述,值得亲临现场感受其当代摄影艺术的魅力所在。 万科的野心:艺术萌发“城市更新”战略 此次展览所在的大都会艺术中心,正是万科倾力打造的当代艺术中心,同时也是万科的“城市更新”战略的组成部分。什么是城市更新?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变迁,诸如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随着城市外迁而面临功能的调整,因此万科提出了“针对存量资产收购、提升并且再设计成为适合市场和客户的产品”的城市更新战略。 大都会艺术中心简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