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nton说:“为了保持竞争力,私营企业可能会选择采用这项技术,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这样做。当你看到国家领导人说他们将投资某个项目时,我想你将看到会有更多的中国国企和私企部门领导人参与其中,最终,全世界都会对此做出反应。不幸的是,由于监管体制进展缓慢,美国在很多领域都落在了后面。”
Storj Labs合规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Katherine Johnson表示,监管机构一直在努力为加密和区块链行业提供明确的指导,寻求自我监管的企业之间将继续展开合作。Storj Labs是一家云存储提供商,其技术基于区块链。
例如,加密评级委员会希望对数字资产进行评级,以确定其被视为安全代币(相对于实物代币)或者安全服务的可能性,所谓安全服务是指可以代表解锁服务的API密钥(本质上,使用代币出售服务)。
Johnson在一份声明中说:“通过扩展加密和区块链的司法管辖权,美国企业减轻了国内监管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Overstock.com及其投资子公司Medici Ventures的首席执行官Jonathan Johnson也对此表示赞同,他通过电子邮件表示,“随着基于区块链的产品走出试验室,逐渐扩展应用,在勇于开拓创新的司法管辖区中,政府服务的效率、信任度和透明度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区块链用于身份识别
有些涉足区块链生态系统的企业其实还没有准备好全身心投入其中。投资公司Sorenson资本的董事总经理Ken Elefant指出,怀疑情绪依然存在,阻碍了应用。
Elefant称区块链是一项“非凡的技术”,它将改变行业,但其应用将是缓慢的,因为它不可能凭空发生,它要求在企业之间有共享的生态系统,只有一家企业采用它是不够的,在没有其他企业加入的情况下期望投资回报也是不现实的。
区块链将很快在金融服务业中扎根,用于确保身份安全,进行身份管理——首先是为企业服务,然后是为消费者服务。Elefant说:“如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身份识别真的很难管理。”
Elefant接着说:“我认为区块链应该用于那些有中间人知道你的客户(KYC)应用程序、反洗钱(AML)应用程序或者对账程序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通常依赖于人工操作。这些领域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的一份报告,如果数字身份证计划能够实现多个高价值的应用情形,并得到广泛采用,那么实现全数字身份证覆盖将在2030年为7个主要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相当于GDP的3~13%。这7个国家是:巴西、中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英国和美国。

在线证书类似于在自己钱包里存放的身份信息:驾照、银行借记卡和公司ID。然而,数字钱包里的ID并不是一个实体卡片,而是在区块链账本上被加密的信息,并链接回创建这些信息的发行机构,例如,银行、政府和用人单位。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同,向请求发起人自动验证这些数字信息。
Elefant说:“把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看作一个数据库,只有经过授权的个人或者企业才能访问这些数据——这不像今天的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向你我进行推销。这就是区块链的魅力所在,它是预先认证的,唯一能控制其ID的实体就是该身份本身。”
此外,金融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商、电信提供商等企业联合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在线交换数字证书,而且没有无意间泄露私人数据的风险。一家这样的组织是非盈利的Sovrin基金会(Sovrin Foundation),该基金会正在开发“Sovrin网络”,它可以使任何人都能够与网络上的任何实体在全球范围内交换预先验证过的数据。
当企业想与银行或者网络上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易时,他们要先进行预认证——无论是企业间的电汇还是跨境交易。
Sovrin基金会的一个成员Evernym创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身份管理应用程序,并与IBM和德勤合作,为企业推出了KYC应用程序。Evernym与德勤联手,为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提供符合KYC标准的一键式初次使用体验。
Elefant说:“我认为Evernym在这方面的定位非常好。他们已经与大公司合作,这些大公司可以帮助实施,并且得到了生态系统的支持。他们开始在银行业开展应用。但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区块链要想腾飞,首先要被广泛的采用,并得到生态系统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改变流程,改变行为。”
如果德勤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调查能说明问题的话,企业行为可能很快就会改变。调查显示,在十几个国家 的1386名企业高管中,77%的人表示,如果不采用区块链,他们将失去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