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兴起的市民生活,不只存在于北京与上海,
时间:2023-09-29 05: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老济南城 提及文化设施,今天的中国城市,无论是一线大城市,但是十八线小县城,都或多或少地有书店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亦或是各种风格的公园。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城市文化设施的影响,感受着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城市之所以对人有巨大的吸引力,除了其充足的工作机会与高昂的薪酬之外,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拥有丰富的文化设施,这能为市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丰富的营养。所谓的市民文化,并不是指一种可以言明的具体的文化种类,而是一种隐性的、无法以某种特点概括的的,整个城市的一种整体文化氛围。 一、现代城市文化设施的兴起 老舍笔下所描绘的那座古老而美丽的济南城,让人印象深刻。在民国时期,老城济南还是近代北方一座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带动了济南市民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 济南,坐落在山东中西部,是山东省会、交通枢纽与北方重镇。早在1905年,济南就出现了第一家可以供民众阅读休闲的“阅报馆”。1906年,济南城内又增设8家阅报馆。至1934年,全济南的大型读书阅报馆与小型阅报处加起来有近20处,属于各社区街道的民众教育学习场馆更是接近100处。 1909年,山东省立图书馆在济南大明湖附近正式成立,这是全山东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其藏书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图书馆内除了没有今天的科技手段之外,该有的藏书室、读书室、自然山水景观等应有尽有。当时的山东尚且没有博物馆,图书馆内还有专门用以展现文物的地方,算是山东省博物馆的前身。 民国时期的省立图书馆 1904年,在济南新开发的商埠内出现了济南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因地处商埠,故名“商埠公园”。与固有的私家花园不同,新式公园是真正的现代性公园,是对全民众开放的休闲场所,公园内设有活动广场,广场里还有一定的运动器械。民国成立后,商埠公园改名“中山公园”,济南中山公园内还有各种各样的中西餐馆,为游客提供可以休闲吃饭的场所。 今日济南中山公园里的旧书市场 总而言之,无论是公园还是阅报处、图书馆,古老的济南城在近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与全新场所、设施。这些文化设施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老济南市民的精神生活,也为济南市民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冬天的中山公园 二、济南城内的市民团体 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古代社会的人大多是进行“个人性”活动,除了明清时期因商业发展而出现的大量商团、同乡会组织外,很少有其他性质的社会团体。在这种极度分散的情况下,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文化。但在近代的济南城内,各种社会团体与组织层出不穷,这促成了大量个人加入到团体当中,进而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形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