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余云辉:中美贸易协议后果严重(4)

  通过中美贸易协议,美国一方面借助所谓“透明度”的制度安排,可以及时、全面掌握所有影响中国汇率波动的核心数据,另一方面借助所谓的“执行机制”设计,事实上剥夺了中国政府使用汇率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的主导权。

  3、金融机构、汇率定价与资本市场开放的内在联系

  2019年9月10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与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不再受额度限制,被许可进入股票现货市场、指数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外资进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被彻底打开了。2019年12月23日上交所调整ETF期权持仓限额、三大交易所同时推出沪深300期权。这些都是外资机构最为熟悉的、相当于金融核弹的金融衍生品。为了迎接2020年4月1日之后美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中国资本市场做出了无底线的金融大开放。

  中国金融开放的边界或底线在哪里?突破边界或底线的金融开放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未来是否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量化的系统研究。

  决定中国金融开放的边界或底线之因素,不是金融的监管制度和监管决心,而是中国有限的外汇储备。

  世界上只有美国不需要考虑外汇储备问题,因为美元本身就是全球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不惧任何来自资本市场的汇兑冲击,而其他所有国家都必须考虑资本市场开放所形成的汇兑冲击。中国外汇储备的有限性,天然地决定着资本市场开放的有限性,即,资本市场决不能无限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必须严格限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和投资范围,必须利用汇率工具积极主动地调节股票债券市场的收益率、进出口贸易状况来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力求避免在某个经济周期拐点或因某些突发事件上引爆汇兑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遗憾的是,2019年下半年,资本市场已经大跃进般地全面对外开放,海外资本进入中国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不再受到投资额度的限制;同时,随着中美贸易协定的执行,美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不受限制。这就彻底抛弃了“外汇储备的有限性决定金融市场只能有限开放”这一底线和原则。

  如果把中美贸易协议与金融市场开放联系起来,可以发现这样的场景:(1)美国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私募、信用评级、第三方支付、不良资产经营等金融机构(他们是华尔街群狼与大鳄),可以名正言顺地踏入中国的金融系统;(2)中国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在证券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为外资金融机构提前准备好了足够的交易品种(类似于屠龙兵器),并放开了资金(弹药)的供应额度;(3)美国利用贸易协议中的“透明度”制度及其“执行机制”已经捆绑了“龙的手脚”:由于中国汇率定价权和汇率工具的运用受制于美国政府,中国政府将难以使用汇率工具来调控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投机热钱的运动。只要时机成熟,这些华尔街群狼大鳄可以启用他们以往在世界各地制造经济金融危机的惯用手法发起综合型攻势,打击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并冲击中国的外汇储备。此时,一旦中国政府在金融保卫战中动用汇率工具,那么,美国可以根据贸易协议制裁中国,进一步落井下石。可见,如果这种被动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扭转,未来必然是:美国长鞭在手,缚住东方巨龙;金融屠刀落处,骨碎筋断肉空。

  总之,我们需要看清中美贸易协议条款背后的真正含义,特别需要看清美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转基因产品输出与金融市场开放等要求背后的战略意图及其对中国的重大影响。中国产业界、金融界和有关政府部门应该面对现实,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制定出相应的反制措施,并运用于今后中美谈判与博弈之中。

  (作者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0年2月14日

「 支持乌有之乡!」

打 赏

×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余云辉 去看专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