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掀起400多亿风浪!传销大案主犯:收割和自己一(2)

  眼下在区块链上各种各样的虚拟币多达30多万种,而真正用来交易的,只有十几种,其余都是空气币。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利用这些空气币,打着区块链技术的噱头,包装故事,制造概念,成为诈骗钱财的一个工具。

  针对虚拟币市场的混乱局面,早在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原银监会、证监会等七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一律叫停ICO新发行项目,明确禁止任何代币发行的融资活动,所有ICO代币交易平台都需要在当年7月底之前清理关闭交易。这一禁令就是对虚拟币市场影响极大的“94禁令”。

  杨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多年从事区块链和金融科技法律的研究。他介绍说,ICO是一种借助数字加密货币进行融资的方式,被业内称为“初始数字货币发行”,简称“发代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虚拟币。

  虚拟币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完全不同的,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法定货币,等同于现金,而虚拟币是没有国家信用背书,不具有法偿性,它只是一串在网络世界里的数字。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自律机制、信息披露渠道不透明、金融风险积累加剧。

  2020年10月23日晚,央行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该法一经审议通过,将会是中国第一次把虚拟货币、加密货币的“代币”纳入法律。其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售代币票券和数字代币,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随着94政策的出台,监管力度逐渐加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纷纷出走海外,在境外进行注册,但实际上是继续在为境内用户提供服务。不仅是交易平台,ICO项目也纷纷在海外进行,但仍然面向国内投资者继续开展募资活动,海外项目真假难辨,传销、欺诈风险不断加剧,而且由于项目的主体在境外,投资者一旦遭受欺诈就会面临无处维权的窘境。

  披着区块链技术外衣的虚拟币,之所以能够野蛮生长,在暴利中狂欢,在泡沫中疯狂,最后在疯狂中覆灭,根本的原因,首先是犯罪分子的贪婪,其次是参与者对于不劳而获的贪念。

  一个币圈神话破灭了,擦亮眼睛,管好自己躁动的心,新的陷阱和新的教训,依旧在未来的道路上,考验着每一个人。(记者:李雪峰 宋磊华 张琳 毛云李 李培 贡存 樊建恩 苏峰 高兴 李旭晨 孙国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