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8中国互联网:依法治理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2)
时间:2023-09-20 23: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分别有30.6%、43.2%和37.3%的网民使用过共享单车、预约出租车、预约专车/快车,用户规模较2017年末分别增长了11.0%、20.8%和26.5%。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依托互联网而产生,在2017年被称为“网红经济”的经济模式,在2018年频频出现问题。 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为有效应对共享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提出11项要求。明确将审慎出台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依规落实相关领域的资质准入要求,严肃处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在规范和引导下,共享经济逐步走向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个案的发生也给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新要求。 2018年5月6日晚,空姐李某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车回家,途中惨遭司机杀害。2018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又出现了滴滴司机杀人案件。此后,滴滴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免职两名高管,同时全面升级安全机制。 滴滴安全事件,引发了社会对网络平台安全机制和企业责任的讨论。而在2018年年底发生的ofo退押金难事件,进一步将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暴露出来。 12月,在ofo位于北京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新总部,数百名用户排起长龙,登记退押金。这让本就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共享经济再次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 最近一年以来,共享单车行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火热的时候,提供共享单车相关服务的公司多达77家,而今已经有超过20家倒闭或者停止运营。曾经被“颜色都不够用”的共享单车占领的大街小巷,而今活跃的差不多只有ofo的黄色、摩拜的橙色和哈啰的蓝色。 除了共享单车,其他的共享经济也是五花八门。有蹭热度的共享马扎、共享女友;也有昙花一现的共享充电宝、共享车位等。 “共享经济发展势头已经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立法和监管滞后和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郑宁说,一批共享经济企业退出市场,也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这一行业更加理性健康发展。我国应当完善共享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自治规则,加强用户权益保障,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P2P网贷平台彻底洗牌 在众多的互联网事件中,P2P网贷平台应该是今年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了。 2018年6月中旬,号称交易量达800亿元的网贷平台“唐小僧”爆雷,随后P2P行业陷入平台密集爆雷期。据不完全统计,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 随后的7月,P2P网贷行业更是进入爆雷期,有停业的、跑路的、转型的、提现困难的,还有平台的负责人被刑事拘留。 短短两个月,200多家P2P平台爆雷,这也暴露了网贷行业一些深层次问题。 “P2P网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因为准入门槛低、缺乏标准规范、监管不到位等引发了诸多问题,今年监管部门对P2P网贷进行了系统的监管。”郑宁说。 2018年7月,P2P平台因逾期兑付问题或经营不善而停业,其中部分被曝爆雷的机构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8月,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网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和《P2P合规检查问题清单》,为行业的发展和整改指明了方向。11月中旬,《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发布,网贷行业监管正式确定为银保监会职责。 “此后P2P业务活动的监管将会更规范。”郑宁说。 从2018全年来看,“雷潮”在7月,达到255家,为全年爆雷较为集中的时间段,随后随着监管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备案进程的加速,平台爆雷情况得到极大缓解。到9月,平台爆雷数量已经恢复到“雷潮”前的水平,且问题平台数量还在进一步下降,11月份降低至29家,为全年最低。 2018年的P2P雷潮是对网贷行业的一次彻底大洗牌,可以说2018年是网贷行业步入正轨的重要一年。 (责任编辑:admin) |